奋书文库,欢迎您!

县委书记在2025年乡镇“比学帮”活动集中汇报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146

发布时间:2025-04-30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乡镇“比学帮”活动集中汇报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总结交流各乡镇“比学帮”活动经验做法,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比出干劲、学出本领、帮出实效,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刚才,各乡镇党委书记作了汇报,听了之后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比学赶超的信心决心

自“比学帮”活动开展以来,全县上下坚持“以比促干、以学促进、以帮促融”,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一)在“比”中增干劲,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各乡镇围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比出了压力、比出了动力。一是经济指标稳步提升。全县X个乡镇中,X个乡镇财政收入增速超过X%,X个乡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率超序时进度,X个乡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进入全市前X名。二是项目建设亮点纷呈。各乡镇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X个,其中X镇智能制造产业园、X乡现代农业示范园等X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跑出了项目建设的“加速度”。三是乡村振兴扎实推进。X镇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X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X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X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X%,高于全省平均水平X个百分点。

(二)在“学”中强本领,能力作风显著提升。各乡镇以“学”为基,通过走出去“取经”、沉下去“问计”、钻进去“提能”,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实现新跃升。一是视野格局不断拓宽。组织X批次X名乡镇干部赴浙江、江苏等地考察学习,引进“乡村运营师”“强村公司”等新模式,X个乡镇试点推行“村庄经营”理念,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二是专业能力持续增强。开展“乡村振兴大讲堂”“基层治理微课堂”等活动X场,培训干部X人次,X名乡镇干部考取专业资格证书,X名年轻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成长。三是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推行“一线工作法”,乡镇干部下村入户时间增长X%,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X件,信访总量下降X%,群众满意度达X%。

(三)在“帮”中促融合,协同发展成效显著。各乡镇打破行政壁垒,通过“强村带弱村”“乡镇结对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是产业协作更加紧密。X个乡镇联合打造X产业联盟,建立“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品牌营销”全产业链合作机制,带动X家企业抱团发展,产品附加值提升X%。二是民生服务共建共享。X个乡镇实现教育、医疗资源互通,X所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组建医共体,X所农村学校与城区名校结对,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三是治理经验互学互鉴。建立“跨镇联治”机制,X个乡镇联合化解边界矛盾纠纷X起,X乡“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在全县推广,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二、正视差距不足,明确争先进位的主攻方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群众期盼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

(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从经济总量看,X个乡镇财政收入超X亿元,但仍有X个乡镇不足X万元;从产业结构看,X个乡镇二产占比不足X%,X个乡镇三产占比低于全县平均水平X个百分点;从区域差异看,南部X个乡镇GDP总量是北部X个乡镇的X倍,区域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仍需加强。当前我县创新发展面临“三重困境”:一是创新主体培育滞后,高新技术企业仅占规上企业总数的X%,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导致产业链关键环节长期受制于人,如X镇装备制造产业核心部件仍依赖外地采购;二是创新投入强度不足,R&D经费投入强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X个百分点,导致关键技术攻关乏力,全县X项专利中发明专利仅占X%;三是创新载体支撑薄弱,X个乡镇尚未建立研发机构,X个乡镇人才公寓入住率不足X%,直接造成高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恶性循环。这种“低研发投入—弱创新产出—差人才环境”的负向循环,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大瓶颈。

(三)作风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干部存在“小进即满”心态,在招商引资、环保整改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效后即安于现状,导致X个重点产业项目连续两个季度投资进度滞后,X项民生工程长期停留在“规划图纸”阶段;个别乡镇“等靠要”思想严重,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使用上被动等待分配,X个乡镇连续三年未主动谋划1个产业项目,X万亩高标准农田因配套资金缺口闲置;少数干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仍未打通,X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存在“体外循环”事项,X起适老化改造政策在执行中变相提高门槛,X件群众信访事项因首办责任落实不力导致重复上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出现隐形变异新动向。三、强化责任担当,确保“比学帮”活动取得更大实效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