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73
发布时间:2025-11-05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为新时代税收工作指明了方向。然而当前部分税务机关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过程中,存在学习浮于表面、定位认识模糊、落实协同不畅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税收治理现代化进程。唯有以深学铸魂、以明识定向、以实干立身,方能将全会精神转化为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深学细悟强信念,筑牢思想根基是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全会精神理解不深不透,就难以精准落实税收改革部署。部分单位将学习部署流于形式,未将全会精神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税收工作的重要论述贯通学习,导致政策理解出现偏差。这种“浅尝辄止”的学习态度,必然造成工作中的“方向迷茫”。解决这一问题,需构建“三维学习体系”:纵向压实责任,建立“总局统筹、省局部署、市局推进、县局落实”的四级学习机制;横向整合资源,将全会精神纳入税务干部教育培训核心课程,与税收政策解读有机结合;立体检验成效,通过闭卷测试、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等方式,确保干部真正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只有把理论学扎实,才能为税收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思想支撑。
明确定位提站位,强化大局意识是关键。全会将税收置于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位置,而部分干部对税收的定位认识模糊,工作中缺乏大局意识,这直接影响了税收职能发挥。税收不仅是组织收入的工具,更是调控经济、调节分配、服务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税收政策需精准对接高质量发展需求,如通过完善绿色税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激励科技创新。税务干部必须跳出“就税收论税收”的局限,树立“国之大者”理念。一方面要加强政治引领,通过专题党课、先进事迹宣讲等方式,引导干部深刻认识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战略价值;另一方面要建立“大局观考核机制”,将政策落实与区域发展、民生改善等大局指标挂钩,倒逼干部主动把税收工作融入国家治理全局,实现“税收小切口”服务“治理大格局”。
协同实干求实效,健全落实机制是保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税收政策落地效果直接关系治理效能。部分地区存在部门协同不畅、责任分工不细的“各自为战”现象,如某地区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时,因税企数据共享不足导致政策推送精准度偏低,这暴露了落实机制的短板。破解这一难题,需构建“协同高效、闭环管理”的落实体系。在内部,厘清各部门职责边界,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三单管理模式,明确政策解读、数据筛查、辅导落实等各环节责任主体;在外部,深化部门协作,推动建立税务与财政、科技、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的精准推送、高效落实;在监督上,健全“日常督查+专项检查+回头看”机制,对落实不力、推诿扯皮等问题严肃问责,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是时代赋予税务机关的重大使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税收制度改革任务艰巨繁重。税务机关唯有以深学细悟打通思想“堵点”,以大局意识破解定位“盲点”,以协同实干攻克落实“难点”,才能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税收治理的生动实践。让我们以学促干、以干践学,不断提升税收治理能力和水平,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税务力量!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