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国有企业党委2025年前三季度意识形态工作总结报告

浏览量:58

发布时间:2025-10-27

2025年前三季度,XX国有企业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严格按照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实际,压实政治责任,强化理论武装,深耕宣传阵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前三季度,企业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呈现向上向好态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政治担当,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有效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主体责任。一是健全完善领导机制。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研究部署企业意识形态工作重点任务,明确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二是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根据年度总体规划,细化前三季度意识形态工作要点,将任务分解到各基层党组织和职能部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司其职、全员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定期对各单位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并要求限期整改,确保责任链条环环相扣、压力传导层层到位。通过严格的考核机制,有效推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增强抓意识形态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深化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政治根基。一是组织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著作,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累计开展中心组集中学习10余次,基层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50余次,党员干部撰写学习体会200余篇。二是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结合企业红色基因和发展历程,开展“重温历史、汲取力量”等系列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三是创新学习形式。积极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企业内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推送理论文章、政策解读和学习资料,开展线上答题、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三是严明政治纪律,增强政治辨别能力。一是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反对一切违背党中央方针政策的言行,对公开发表不当言论、传播政治谣言等行为零容忍,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三是加强对各类信息和思潮的辨别。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对错误思潮的免疫力,坚决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确保企业干部职工队伍的纯洁性。

(二)聚焦主责主业,意识形态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是深耕宣传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一是强化传统媒体阵地建设。办好企业报、企业内刊、宣传橱窗等传统宣传载体,精心策划专题报道,深入挖掘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亮点和先进人物事迹,讲好企业故事,传播企业声音。前三季度,企业报刊共刊发文章100余篇,其中多篇被主流媒体转载,有效提升了企业形象和影响力。二是创新新媒体宣传矩阵。充分发挥企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加大原创内容生产,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针对青年职工特点,创作推出一批接地气、有温度、正能量的短视频、动漫作品,吸引更多青年职工关注和参与,使党的创新理论和企业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企业微信公众号关注量新增20%,阅读量和互动量显著提升。三是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企业重大项目进展、科技创新成果等主题,组织开展“辉煌76载 奋进新征程”征文比赛、摄影展、演讲比赛等系列宣传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

二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凝聚发展强大合力。一是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规章制度、日常行为规范和职工教育培训之中,引导职工自觉践行。通过榜样引领、典型示范,树立了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发职工的内生动力。二是塑造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品牌。结合企业历史传承、行业特点和发展愿景,提炼具有XX特色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并通过文化墙、宣传片、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广泛传播,增强职工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三是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如职工运动会、文艺晚会、读书分享会、志愿服务等,丰富职工业余生活,缓解工作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同时,积极推进“职工书屋”建设,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提升职工文化素养。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