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90
发布时间:2025-10-23
同志们:
今天,我们第五党支部全体党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一个对我们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也事关我们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性课题——如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岗位实干,砥砺奋进前行。这既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也是一次有力的行动动员。下面,我将围绕这一主题,结合公司发展实际和我们每一位党员的岗位职责,与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心得体会。
一、铸牢理想之魂,把稳思想之舵——深刻领悟“为何而信”的时代内涵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当前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肩负的使命与责任重大。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期,我们就越需要从思想深处回答清楚“为何而信”这个根本问题,从而把稳思想之舵,校准前行航向。
(一)我们的信念,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深刻认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从革命时期的烽火硝烟,到建设时期的热火朝天,再到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我们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一科学理论,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坚定理想信念,首要的就是要学深悟透这一科学理论,掌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我们的信念,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无比自信。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几十年来,我们在这条道路上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反观世界上一些国家,由于道路选择的错误,陷入了政治动荡、经济停滞甚至社会撕裂的困境。历史和现实都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是行得通的。我们作为国有企业的党员,是这条道路的坚定实践者和捍卫者。*公司的发展壮大,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缩影。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以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心无旁骛地走好我们自己的路。
(三)我们的信念,源于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就越严峻复杂。作为国家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公司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关键供应链稳定的重要使命。我们正在推进的*智慧港口项目、*国际物流枢纽建设,以及我们*子公司正在攻坚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等重点任务,都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连,是我们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行动。因此,我们每一位党员的理想信念,决不能是空洞的口号,而必须具体地体现在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中。我们要把个人的成长、岗位的奋斗,融入公司发展的蓝图里,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和担当,为这幅宏伟画卷增添属于我们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勇于担当作为,练就实干之功——精准聚焦“如何而行”的实践路径
理想信念的坚定,最终要靠实干来检验,靠业绩来印证。离开了“干”,一切都是空谈。当前,公司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我们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诸多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党员,必须把坚定的信念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在各自的岗位上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首先,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宏观环境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深刻调整,对我们的海外业务和供应链安全构成了直接挑战。从行业发展看,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技术迭代速度不断加快,尤其是在我们*子公司所处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层出不穷,如果我们稍有懈怠,就有可能被市场淘汰。从公司自身看,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和短板同样不容忽视。根据最新的经营数据,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86亿元,同比增长了7.2%,这值得肯定。但是,我们的利润率仅为4.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也未达到年度预期目标。这背后反映出我们成本管控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等深层次问题。同时,我们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上还存在“卡脖子”环节,部分业务板块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滞后,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作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是检验我们党员干部是否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试金石”。面对挑战,我们应该如何行动?我认为,关键在于做到三个“勇于”。
(一)勇于做创新突破的“开拓者”。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变革,墨守成规没有出路,亦步亦趋只会落后。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作为党员,我们更要带头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在技术研发岗位的同志,要敢于向核心技术难题发起冲锋,力争在智能驾驶、高能量密度电池等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把技术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市场营销岗位的同志,要敢于探索新渠道、新模式,积极拥抱数字化营销,精准分析客户需求,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在生产管理岗位的同志,要敢于推动工艺革新和流程再造,通过智能化、精益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持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我们党支部要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位党员都成为创新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推动者。
(二)勇于做精益求精的“实干家”。“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实干,不仅要有干劲,更要有“钻劲”和“韧劲”。当前公司利润率偏低的问题,与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跑冒滴漏”现象不无关系。一个流程设计的不合理,可能导致时间和资源的浪费;一个质量控制的疏忽,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理念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设计方案时,要多一些推敲,力求最优;执行任务时,要多一些严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复盘总结时,要多一些反思,不断改进提升。每一位党员都要成为本职岗位的行家里手,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实、做细、做精。我们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一点一滴地努力,把成本降下来,把质量提上去,把效益挖出来,积小胜为大胜,最终推动公司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