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市林业局副局长2025年度个人述职述廉报告

浏览量:75

发布时间:2025-10-23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局党组的直接带领下,本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376”总体思路和美丽*建设要求,与分管处室的同志们一道,恪尽职守、担当实干、清正廉洁,全力推动分管领域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本人现分管林长制工作科、法规改革科、规划财务科、行政审批科。所分管领域工作在2024年度全市绩效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林长制工作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获评全市先进。根据组织安排,本人现将2025年度履职及廉洁自律情况报告如下,请予评议。

一、强化理论武装,在深学笃行中筑牢政治忠诚

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和“第一能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一)筑牢思想根基,把握理论学习“深度”。以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为抓手,通过参加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专题读书班、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全面系统重温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跟进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深入研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本人深刻认识到,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学习中,本人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年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超过1.5万字,努力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上求实效,进一步增强了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锚定发展航向,拓展思维格局“广度”。坚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实践,特别是“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决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为思考问题、制定政策、推动工作的“总钥匙”。面对“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的时代课题,本人强化系统观念和前瞻思维,紧密结合我市林业发展实际,主动对标美丽*建设的更高要求,围绕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如何培育壮大林业新质生产力、如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课题,积极思考谋划。通过学习,本人更加坚定了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推动林业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

(三)坚持知行合一,追求成果转化“效度”。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四下基层”调查研究。2025年,本人牵头或参与了“关于我市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探索”等重点课题调研,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局党组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在调研中,着力推动解决了一批制约林业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涉及林长制责任末端落实、林业项目资金使用效益、行政审批流程优化等方面共计9个。同时,本人在分管领域和所在支部带头讲授专题党课,引导党员干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

二、聚焦主责主业,在担当作为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人始终牢记职责使命,紧扣年度目标任务,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推动分管工作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

(一)纵深推进林长制改革,擦亮生态文明建设“*名片”

持续巩固提升我市林长制工作在全省的标杆地位。一是健全完善工作体系。在2023年、2024年连续获得全省林长制工作考核“优秀”等次的基础上,推动2025年林长制工作向纵深发展。提请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市林长会议,主持举办全市林长制工作部署暨业务培训会,进一步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创新和深化“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等协作机制,形成强大保护合力。2025年,聚焦古树名木保护、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关键领域,提请市级林长签发林长令3道,有效解决了数个长期存在的生态管护难题。二是强化督查考核激励。坚持以严格的考核“指挥棒”推动责任落实。本人牵头修订完善了《*市林长制考核办法》,将林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内容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引导各地从“管得住”向“管得好、能增值”转变。组织开展了两轮市级林长制专项督查,推动解决问题40余个。我市林长制工作的扎实成效和创新实践,持续吸引了来自*、*等省市单位前来学习交流,其先进经验在国家级媒体平台得到宣传报道,“林长制看*”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三是打造智慧林长平台。顺应数字化治理趋势,本人积极协调资源,推动“智慧林长”管理平台升级。2025年,平台整合了全市超过95%的林业基础数据,接入了高分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护等前端感知系统,实现了对森林防火、病虫害、涉林违法行为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和预警。平台的应用,使全市林业事件的发现和处置效率平均提升了30%,为科学决策和精准管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培育林业新质生产力,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新通道,着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领航林业碳汇产业发展。作为全市林业碳汇工作的分管领导,本人深刻认识到碳汇是实现林业生态价值的核心环节。一年来,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主动对接国家政策,牵头制定了《*市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三年行动计划》。在本人和团队的积极推动下,我市构建了“政府引导+平台公司运作+龙头企业参与+林农受益”的碳汇开发模式。特别是引导和支持本地龙头企业*林纸集团发挥其资金和技术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布局林业碳汇项目。截至2025年10月,该企业已累计签约和开发林业碳汇项目面积近5000万亩,部分项目已进入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申报流程,预计未来将产生数十亿元的经济效益为我市乃至全省的林业碳汇产业发展树立了标杆。二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国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推动我市相关实施方案落地见效。指导各县市区稳妥开展“三权”分置探索,鼓励发展家庭林场、股份合作林场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全年新增林业专业合作社28家、家庭林场45个,流转林地面积15万亩,有效盘活了林业资源,增加了林农财产性收入。三是推动林业产业多元融合。围绕“一棵树”发展全产业链,积极推动林业与旅游、康养、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指导*县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协调推动*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大力发展油茶、竹笋、林下菌菇等特色林下经济,全市林下经济产值预计同比增长12%,初步形成了“山上长票子、林下生金子”的立体化生态经济格局。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