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2
发布时间:2025-10-22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这部纲领性文献,集中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2022年5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学习这部著作,不是为了寻找几句现成的妙语,更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要通过深学细悟,真正领会其思想精髓,校准我们的思想罗盘,明确我们的行动坐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开卷,便是党的二十大报告。这一定位本身就极具深意。它开宗明义地指出了我们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并旗帜鲜明地宣告了党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既是贯穿全书的逻辑基点,也是我们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所有工作的总纲。因此,今天的党课,我想聚焦于“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这一核心主题,结合我们所从事的医疗卫生与应急管理工作实际,谈几点学习体会,与同志们共勉。
一、登高望远,深刻认识我们身处的历史坐标
“辨方位而正则。”一个人如果迷失了方向,就会步履蹒跚;一个政党如果看不清方位,就会错失良机。我们党的一百多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在风云变幻中不断科学判断形势、准确标定历史方位,从而牢牢掌握历史主动的壮阔史诗。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首先就是一部帮助我们“辨方位”的清醒剂和指南针。它深刻阐明,经过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个“不可逆转”,不是一句轻松的口号,而是建立在坚实的国力、强大的制度优势和亿万人民磅礴伟力基础之上的战略判断。这个历史方位,体现在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其一,是当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将重点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十五五”时期,是承上启下的五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五年。这五年干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2035年目标的实现成色。其二,是未来。从现在算起,距离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只有10年时间,距离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也只有二十几年时间。这意味着,我们这一代人,将是亲身参与、亲眼见证并亲手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创造者。当然,认清方位,既要看到光明前景,也要正视风险挑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这种清醒的判断,让我们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能够始终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二、领航定向,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方位既明,方向自定。第五卷明确指出,在新征程上,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第五卷围绕这一主题,从改革、发展、安全、党建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系统深刻地阐述,为我们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第一,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石,培育新质生产力。书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过去那种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式发展已经走不通了。新征程上的发展,必须是创新的、协调的、绿色的、开放的、共享的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概念,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它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这对我们医疗卫生和应急管理领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能再简单地满足于“有车派、有人抬”,而是要向“更快、更准、更智能”的现代化急救体系迈进。这本身就是在培育和发展应急医疗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例如,我们*区120紧急救援中心正在推动建设的智慧急救体系,包括全流程数字化急救网络、5G智能急救项目、北斗导航调度系统等,就是新质生产力在院前急救领域的生动实践。它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调度、缩短反应时间、实现院前院内信息无缝对接,让生命救援的“黄金窗口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这不再是传统生产力的线性叠加,而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的质的飞跃。
第二,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第五卷深刻指出,要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坚决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关键一招。在医疗卫生领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这项改革的目标,就是增强卫生健康治理体系的整体效能,优化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就我们*区而言,近年来的一系列举措正是这一思想的落地。比如,推动*医院*院区急救站的投用,不断完善全区的院前急救网络体系;积极搭建区域互联网医院平台,推进数智赋能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一体两翼多支点”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这些举措的目的,就是打破不同医疗机构、不同层级之间的壁垒,让优质医疗资源流动起来、沉下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便捷、更高效的健康服务。这正是通过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的体现。
第三,以“新安全格局”为保障,筑牢生命健康防线。第五卷鲜明提出,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这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深邃思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而公共卫生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正是构建新安全格局的题中之义。这要求我们加快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基层,这意味着要从过去的“简单响应”模式,向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复杂适应”模式转变。具体到我们的工作,*区120紧急救援中心作为城市应急体系的“前哨”和“尖兵”,其现代化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在事故发生后进行救援,更要融入整个城市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中,做到关口前移、预防为主。例如,近年来*市持续推动在公共场所普及AED的配置,并加强对公众的急救知识培训,这就是将应急管理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最末梢,构建起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应急”格局。这背后,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直接、最温暖的体现。
三、奋楫笃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担当作为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推动工作。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最终要落脚到“我们该怎么干”这个问题上。作为奋战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第一线的应急救援工作者,我们的岗位就是践行初心使命的战场,我们的每一次出诊、每一次调度,都是在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添砖加瓦。
首先,要将“人民至上”的理念熔铸于心、外化于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对于我们而言,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和守护。群众的呼救,就是命令;生命的安危,就是天职。在工作中,有些指标看似冰冷,实则充满温度。例如,我们*区120紧急救援中心为2025年设定的目标是:院前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98%以上,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至12.5分钟以内。98%的呼叫满足率,意味着电话几乎一打就通,群众在最无助的时候能第一时间听到希望的声音。12.5分钟的反应时间,比前几年的目标又缩短了不少这背后是急救站点布局的不断优化是调度流程的科学再造,是每一位急救人员与时间的赛跑。这缩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为一个家庭挽回一个生命,为一个社会减少一份伤痛。这就是我们践行“人民至上”最实在的行动。我们要把服务用车满意率达到98.5%以上这样的目标,内化为对服务态度、专业技能、人文关怀的极致追求。
其次,要以“敢为人先”的锐气投身改革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新问题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改革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在应急管理领域,现代化意味着“智慧化”“统合化”“规范化”。我们不能满足于现有成绩,必须主动拥抱变革。*区正在推进的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信息一体化、搭建区域互联网医院平台等工作,就是我们主动求变的体现。通过这些改革,未来可以实现患者“上车即入院”的理想状态,将急救、诊断、治疗等环节前置、整合,极大提升救治效率和成功率。这需要我们打破部门壁垒,重塑业务流程,更需要我们每一位同志更新观念、学习新知、掌握新技能。大家要认识到,我们不仅是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更是推动基层卫生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改革促进派和实干家。
最后,要用“绝对忠诚”的品格扛起时代重任。第五卷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放在了突出位置,强调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充分说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承担着特殊使命的单位而言,加强党的建设尤为重要。党的领导力,最终要体现在我们的应急响应能力、医疗救治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上。每一名党员,都应该是一面旗帜。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党员能不能冲在最前面?在日常工作中,党员的业务水平是不是最过硬?在服务群众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没有得到体现?这些都是对我们党性的直接考验。我们要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通过扎实的政治学习,提升政治站位;通过严格的实战演练,练就“救”真本领;通过严明的纪律作风,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应急铁军,让我们胸前的党徽在守护生命的第一线熠熠生辉。
同志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正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憧憬和挑战,都激发着我们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为我们擘画了宏伟的蓝图,也为我们提供了行动的纲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学深悟透这部重要著作为契机,把思想伟力转化为推动工作的磅礴动力,立足本职岗位,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绚丽的*篇章,为守护好每一位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贡献我们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我的党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