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68
发布时间:2025-10-20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在县委党校见面交流。在座的各位都是我们*县干部队伍中的新鲜血液和骨干力量,肩负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今天,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安排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堂党课,这既是培训的要求,更是一次与同志们的交心谈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在新征程上校准航向、奋楫争先,成长为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时代优秀年轻干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借此机会,我结合自己的一些工作经历和思考,与大家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坚持把对党忠诚作为第一品格,在“两个维护”中铸就政治之魂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是融入血脉、铸入灵魂的政治基因。我们党的百年征程,就是一部用忠诚书写的恢宏史诗。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对党忠诚,必须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政治上的坚定、对党绝对忠诚,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政治上不过硬、不忠诚,能力越强,位置越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危害就越大。因此,大家必须把对党忠诚作为修身立业的第一品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第一,忠诚要体现于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信念上坚定,行动上自觉。一些干部之所以在重大考验面前摇摆不定,甚至走上歧途,根本原因就是理论根基不牢,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大家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习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满足于读了几本书、记了几条笔记,而要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真正搞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第二,忠诚要体现于行动上的坚决。衡量一名干部是否对党忠诚,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看他怎么做,看他是否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忠诚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具体工作中的实际行动。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县“建设绿色工业强县、打造生态康养福地”的战略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部署了“三大行动、五大工程”。这是县委立足*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党忠诚,就意味着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坚决贯彻落实好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无论是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的建设,还是加快*农文旅融合示范带的打造;无论是在乡村振兴的一线冲锋陷阵,还是在民生服务的窗口默默奉献,都是在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能搞选择性执行、象征性落实,更不能当“两面人”、做“两面派”,在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第三,忠诚要体现于纪律上的敬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的纪律和规矩是高压线,也是护身符,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的爱护。对党忠诚,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自觉坚持“四个服从”。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头脑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立场特别坚定,旗帜鲜明地同各种错误思潮和言行作斗争。要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主动接受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有些年轻干部,觉得纪律是软约束,只要不贪不腐就万事大吉,这是非常危险的想法。工作纪律、群众纪律、生活纪律,条条都是铁律,一旦触碰,必然受到严惩。希望同志们从入职之初就系好第一粒“风纪扣”,把遵规守纪刻在心上,让铁的纪律成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二、坚持把干事创业作为第一追求,在担当作为中彰显人生价值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也是年轻干部建功立业的最好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组织把我们放到一个岗位上,是信任,是重托,我们唯有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干出一番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才算不辱使命、不负韶华。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奋斗正当时。大家必须把干事创业作为自己的第一追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第一,要胸怀“国之大者”,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年轻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有大局观。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自觉把分管领域、本职工作放到全县、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的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当前,我们*正处在转型发展、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这几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步伐坚实有力,截至2025年三季度,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6800元,同比增长11.2%,我们成功打造了*现代农业产业园、*生态菌菇基地等一批特色产业项目,带动了超过5000户群众稳定增收。产业转型升级迈出了新步伐,以*新材料为主导的绿色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今年1—9月,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完成了对县城*片区的更新改造,新建和改扩建了6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乙等医院,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也凝聚着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我们年轻干部作为亲历者、参与者,更应该感到自豪,也更应该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大家要主动对标县委的中心工作,思考自己的岗位能为“绿色工业强县”贡献什么力量,能为“生态康养福地”建设添上怎样的一笔。只有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和发展大局,人生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实现。
第二,要锤炼过硬本领,在攻坚克难中增长才干。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的干部队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本领恐慌”。大家都是通过公务员考试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理论基础好、学习能力强,但普遍缺乏基层历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经验。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组织上会有意识地把大家放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去磨炼。大家也要主动请缨,敢于到艰苦复杂的地方去,敢于接烫手的山芋,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在项目建设一线,就要学会如何做群众工作、如何破解征地拆迁难题;在招商引资前沿,就要学会如何与企业家打交道、如何精准推介*的优势;在信访维稳岗位,就要学会如何化解矛盾、如何理顺群众情绪。我们乡镇的一位90后副镇长*同志,为了推动一个投资过亿的文旅项目落地,带领团队驻扎在项目现场三个多天,白天跑工地、协调各方,晚上研究图纸、优化方案,硬是把一个老大难问题给解决了,得到了客商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正是这样一次次的攻坚克难,让他迅速成长为一名懂经济、会管理、善协调的复合型干部。希望大家都能有这种“自找苦吃”的精气神,在实践的大熔炉中淬炼真金,不断提高“七种能力”,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第三,要永葆为民初心,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宗旨。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大家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多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楼院走一走,听听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县政务服务中心的一位年轻同志,为了方便老年人办事,主动学习研究,牵头推出了“全程代办、陪同服务”工作模式,大大提升了老年群体的办事体验,这项小小的创新举措,在全县推广后获得了广泛赞誉。这就是把为民初心落到了实处。群众的感情是朴素的,你把他们放在心上,他们就会把你当亲人。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解决的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是在为党和政府赢得民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实事,坚决反对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努力创造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