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廉政教育党课讲稿:党员应自觉加强道德修养

浏览量:85

发布时间:2025-09-26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过道德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道德呢?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一般包括思想追求、价值取向、为人品行、气节操守等,是内心无形的“法律”。道德与法律相比没有强制力,但要求却更高,法律允许的不一定是道德的,但违反法律的都是不道德的。当前,在我国全面推进法治建设时期,面对一些世风日下、道德滑坡的现象,社会上加强道德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党员更应该成为社会上道德的引领者,对加强道德修养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尤其在全党全国上下正风反腐进入攻坚期,强调加强道德修养,尤为迫切而重要。对此,我想与大家一起交流几点认识与思考。

第一个问题,充分认清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道德,是深藏在人性中最耀眼的宝石。不论什么时代、什么民族、什么阶层,都对道德极为尊崇。司马光讲:“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莎士比亚讲:“道德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它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道德之于个人、社会、国家、民族都极其重要,我们可以从历史与现实、做人与做事等多个角度来认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加强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厚重的道德传承史。道德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道与德是两个概念,道是自然万物运行的规律,德是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事。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苟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我们的先贤在几千年道德实践中先后总结提出三德(正直、刚克、柔克)、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九德(宽而粟,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等道德规范,还总结提出了四维(礼义廉耻)、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夫妻有别、朋友有信)、十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等道德观念。从炎黄伏到尧舜禹,到春秋战国,再到后来的宋元明清,经过不断积累沉淀,逐步形成了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兼容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之长的道德体系。虽然有些道德规范是为当时统治阶级服务的,有不少糟粕应该批判,但更多的则是反映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数千年来,上至君王圣贤,下到黎民百姓,都传承着厚德载物、克己自省的修身之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德,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之德,自强不息、艰苦朴素的奋斗之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律己之德,等等。这些道德观念与行为规范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体现对真善美的共同呼唤和追求,虽历尽千秋仍不衰,世世代代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不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丰富形成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共产党人道德观。从“五讲四美”“四有新人”,到“八荣八耻”,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因一直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并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它传承好、发扬好,决不能让祖先的精神衣钵在我们手里淡漠遗失。

加强道德修养是立身做人的根本前提。每个人都是社会上的人,遵守道德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基,也是维系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无形“契约”。刘备临终时留给儿子的遗训是“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汉代科学家张衡把“德之不崇”视作人生最大的不幸,古希腊一位哲学家把美德比作人生的“第二个太阳”。德为人之帅,立人先立德,一个无德之人即使再有才能也会被历史所唾弃。春秋时期晋国大将智申,喜爱仪表堂堂、武功高强、能言善辩的儿子智瑶,而不喜欢仁心宅厚的儿子智宵,决定传位给智瑶。当时族人智果反对,认为智瑶“心狠”而“不仁”,能干而无德,道德品质不如智宵,传位于他会遭灭门之灾。后来智瑶继位后,率兵伐齐、伐魏、伐韩,水灌晋阳后,赵国联合魏、韩反了智氏家族,智果因隐姓埋名逃过一劫。《资治通鉴》第一卷开篇就讲的这事,司马光总结他的教训是“才能胜过了德行”(司马光论德才关系)。鲁迅弟弟周作人曾被称为民国散文第一家,是一个跟他哥哥鲁迅一样的大才子,可就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却因道德的卑劣被世人所不耻。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军侵略,周作人拒不在《救国宣言》上签字;“七·七”事变后,北京大学撤离北平,周又拒不离开;后来,还欣然接受日本人邀请,出任伪华北政府教育总署督办,跟随汪精卫伪政府访问日本、伪满洲国,发表演讲和讲话,慰问日本伤兵,甚至大言不惭地讲,“就是死了很多文天祥也于事何补呢,我不希望中国再出文天祥。”与鲁迅同为才子却在历史上荣辱两重天。可以说: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有德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但日有所增;无德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但日有所亏。

加强道德修养是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古人把修身放在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足见道德是做事的基础、成事的资本。央视热播的一个节目叫《朗读者》,第一期节目里,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柳传志在谈及人生失意的时候,父亲的一句话影响了他一辈子,“只要你做一个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么行业,都是我的好孩子。”正是秉承这样的道德信念,柳传志历经种种艰辛,一手缔造了“联想帝国”。明初文学家宋濂,小时候勤奋好学,但家境贫寒,无钱买书,于是向老师求借。老师开始怕宋濂只借不还,拒绝了他。宋濂苦苦请求,承诺一定如期归还,老师这才答应借书。有一次,宋濂借到一本好书,还期到时适逢天降大雪,宋濂的母亲劝他等天晴了再还,但宋濂还是顶着风雪上路了。老师被宋濂的诚实守信所感动,认为这孩子必有大出息,就将家中藏书全部借给他读。后来,宋濂果然成了文学大家,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百万富翁的智慧》一书,对美国1300名百万富翁进行调查,在谈到为什么成功时,几乎没有一个人把成功归于才华,而更多地归功于勤奋、诚实、有自我约束力、善于与人相处,等等。无数鲜活生动的事例证明,优良的品德可以凝聚人心、可以创造财富、可以弥补才能上的不足,靠聪明圆滑可能会得意一时,但真正支撑事业长久的,绝对是道德这块金字招牌。

加强道德修养是纯净风气的迫切需要。从社会风气讲,近年来,像黑心棉、毒奶粉、毒胶囊等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暴露一些人良心缺失;像医疗欺诈的“魏则西事件”,暴露一些人利欲熏心;像见死不救的“小悦悦事件”,暴露一些人人性冷漠;像高调宣称“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的马诺,暴露出一些人价值观扭曲;子女不赡养父母,违背中华传统美德的根本。人们在呼吁治理空气雾霾的同时,也在渴望治理精神“雾霾”,呼唤纯净人心和优良道德的回归。纯正政治生态,既要从已显现的问题入手治标,更要从纯净思想、端正价值观和道德观上入手治本。只有触及思想、触及灵魂,搞清道德上的优与劣、人品上的好与坏、认识上的是与非,重塑生态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第二个问题,新时代党员应该坚守怎样的道德修养

我党自建党以来,一直走在社会上道德建设的前列,党员以高尚的道德影响群众、引领社会,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在全社会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作用。社会主义道德主要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具体讲有五个方面:

一是对党忠诚。“天下至德,莫大于忠”。春秋时期兵圣孙武就将忠诚列为战胜敌人五大要素之首。这里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蒙骗空军飞行员陈修文驾驶直升机起飞,妄图携带党和国家大量机密文件叛逃国外。陈修文发现了他们的阴谋后,机智的用无线电台向地面报告,并将罗盘反调180度驾机返回了北京怀柔,在飞机着落的一刹那,陈修文与叛逃分子展开殊死搏斗,不幸中弹牺牲,被中央军委追授为“忠诚战士”荣誉称号。还有大家熟悉的红岩精神,江竹筠、杨虞裳等200名革命先烈在渣滓洞白公馆备受酷刑、宁死不屈,临刑前还一心想着党,总结党的教训提出“狱中八条”,给党的建设留下了宝贵财富。忠诚说来容易,做起来难。革命战争年代用生死来见证忠诚,和平时期往往在利益面前检验忠诚。党的一大代表13人,坚持到最后胜利的仅有2人。党的十八以来高压反腐之下,一大批高级领导干部落马。这些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看似违法乱纪、腐败堕落,实质是丧失信仰、对党背叛。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人把忠诚当政治标签贴在讲话里、材料里,空表态;有人把忠诚曲解为对领导个人的忠心耿耿,搞人身依附;有人把忠诚狭隘理解为只要不叛党反党就行,失点小节无所谓;有人平时拍着胸脯对组织表忠诚,一旦触及自身利益就本性使然。这些都是假忠诚、伪忠诚。真正的忠诚,是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忠于党的信仰、忠于党的组织、忠于党的领袖、忠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是平时过得硬,关键时刻更要经受住考验;是顺境时爱党信党,逆境时也要铁心跟党走。忠不忠诚就体现在是不是坚决服从组织决定,能不能正确对待利益调整上。

二是担当尽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反观现在,有的在成绩面前争先恐后、争名夺利,出了问题欺上瞒下、推三阻四;有的领导干部当老好人,平时该负的批评、监管、教育责任不负,部属出了问题后,又生怕牵连自己,一句“不知道”把责任推的干干净净,有的甚至还落井下石,以示自己有坚强的党性原则。这些都是没有担当的体现。担当不仅要体现在生死抉择、利益调整上,也要体现在日常的履职尽责上。担当要有气魄胸怀,要站在大局上看问题,不能只打自己的小算盘;担当要有真本事,真正担得起来,切忌盲目蛮干,不能“情况不明点子多、心中无数胆子大”;担当要善始善终,干一件事成一件事,不能半途撂挑子、丢下烂摊子。下一步,我们面临的工作任务还很繁重,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一级履行一级的职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切实为体现新时代党员的担当精神。

  • 点赞 0

  • 收藏 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