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市委组织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浏览量:84

发布时间:2025-09-24

同志们: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其中,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和推进组织工作的强大动力。根据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安排,今天我们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刚才,几位同志都作了很好的发言,听后很受教育和启发。下面,我围绕学习主题,结合组织工作实际,谈几点认识体会。

一、深刻把握“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时代要求,在选贤任能中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这为我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第一,要突出政治标准这个首要标准。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但所有这些“干”的前提,是政治上要绝对可靠。选人用人,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要建立健全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考核的常态化机制,通过谈心谈话、调研走访、年度考核、专项考察等多种方式,近距离、多维度地考察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要坚决把那些政治上不合格的干部挡在门外,确保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

第二,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我们的事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就选拔什么样的干部。当前,XX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改革发展的任务很重,硬仗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重大斗争实践中去磨砺和考验。要多到项目建设现场、招商引资一线、基层治理前沿去发现和识别干部,看干部在关键时刻是否能豁得出来、顶得上去。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既看显绩,也看潜绩;既看发展成果,也看发展质量和群众口碑。要让那些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有舞台、受重用,让那些夸夸其谈、坐而论道的“清谈客”没有市场。

第三,要着眼长远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关键在人。必须把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要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健全优秀年轻干部早发现、早培养的链条。近两年,我们通过公开选调、专项招录等方式,引进了一批高学历、专业化的年轻干部,充实到关键岗位,反响很好。要继续坚持下去。对有潜力的年轻干部,要有计划地安排到艰苦复杂环境、关键吃劲岗位进行历练,让他们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对那些经过实践考验、确实优秀的,要大胆使用,让他们在合适的岗位上脱颖而出。

二、深刻把握“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的战略部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一个地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XX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首先,要以更大力度引才聚才。要聚焦我市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精准编制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按图索骥,靶向引才。要办好“XX人才周”等品牌活动,主动走出去,到人才富集的地区和高校去宣讲政策、招聘人才。要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支持企业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入股、柔性聘用等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要优化人才政策,在项目资助、住房安居、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更加精准、更加贴心的服务,真正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今年我们实施的“XX英才计划”,已成功引进两院院士2人、国家级领军人才15人,效果非常显著。

其次,要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引进来是基础,用得好是关键。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保障用人单位在岗位设置、人员聘用、职称评聘等方面的自主权。要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让真正有本事、有贡献的人才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要信任人才、支持人才、善待人才,为他们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搭建广阔平台,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再者,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立足当前我市产业发展实际和未来趋势,制定系统全面的人才培养规划。鼓励本地高校和职业院校根据主导产业需求,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为产业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同时,支持企业建立内部培训机制,通过内部培训、导师带徒等方式,提升现有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打造一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另外,要积极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定期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技术交流会等活动,促进人才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经验分享,推动人才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长进步。

三、深刻把握“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实践要求,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

第一,要持续抓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基层党组织。要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要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村级组织有钱办事、有能力为群众服务。今年,全市所有行政村的集体经济年收入都有望超过10万元,其中超过50万元的村将达到40%以上。要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作用,帮助基层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困难。

第二,要着力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效能。城市是各类要素的聚集地,也是基层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要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体系,把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要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社区下沉。要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拓展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让他们安心安业。要统筹推进机关、国企、学校、医院等各领域党建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第三,要激励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要严格党员教育管理,落实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引导广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创先争优。要健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时时刻刻能感受到党员就在身边、党组织就是主心骨。

同志们,组织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为新的起点,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论述,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不断开创全市组织工作新局面。

我的发言完了。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