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00
发布时间:2025-09-2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利用这次机会,共同学习和探讨“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重大课题。这既是一次集中的理论学习,也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作为*省国防动员办公室指挥信息保障中心的一员,我们肩负着为全省国防动员体系提供稳定、高效、安全指挥信息保障的特殊使命。这项使命政治性、政策性、技术性都极强,确保党对我们这支队伍的绝对领导,确保每一名党员干部都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是我们履行好职责使命的根本前提和坚强保证。我们中心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党风廉政建设和政治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全体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都有了可喜的变化。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今天这堂党课,目的就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引导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强化担当,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圆满完成各项保障任务筑牢坚实的政治根基。下面,我围绕主题,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成就与依然存在的严峻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
(一)历史性成就彰显了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我们党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成果。在理论创新上,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的重大问题,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实践创新上,我们党打出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一是作风建设激浊扬清。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口,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根据国家统计局2025年初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有94.9%的人民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的成效表示肯定,这充分说明了作风建设深得党心民心。二是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我们党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025年8月通报,仅2025年3月至7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1万起,处理14.5万人,持续释放了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三是党内监督体系不断完善。特别是巡视巡察制度,已经成为党之利器、国之利器。通过政治巡视,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有效破解了党内监督难题,把监督的利剑直插基层、直抵末梢,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严峻挑战警示我们,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放松。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赶考”的清醒和“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当前,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思想不纯的问题依然存在。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对共产主义信仰发生动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不足,精神上缺“钙”,得了“软骨病”,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立场不稳、旗帜不鲜明。组织不纯的问题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和单位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健康,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到位,“三会一课”等制度流于形式,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弱化,变成了没有战斗力的“空架子”。作风不纯的问题根深蒂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变异性,一些“老问题”穿上“新马甲”潜滋暗长。有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有的热衷于“材料出政绩”“开会抓落实”,工作靠“留痕”,不注重实际效果。
(三)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这个党执政的最大风险仍然存在,存量尚未清底,增量仍在发生。腐败问题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比如,一些腐败行为更加隐蔽,利益输送方式更加多样,专业性、技术性、组织性更强,查处的难度在加大。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身边的警示案例。*地区某局信息中心原主任*,在负责单位核心业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与供应商*公司相互勾结。表面上,他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向上级提交的报告材料、会议纪要等一应俱全,堪称“程序正义”的典范。但实际上,他在项目需求论证阶段,就为*公司“量身定做”技术参数,排斥其他竞争者;在项目验收时,对于一些明显不达标的功能模块,他授意下属“技术处理”、美化测试数据,使项目得以“顺利”通过验收,造成国家财政资金巨大损失和严重的安全隐患。此案暴露出少数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纪法意识淡薄,也反映出在一些技术性、专业性强的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了新的“隐身衣”,监督的难度和复杂性在增加。这个案例离我们并不遥远,教训极其深刻,我们中心的每一名同志都必须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二、准确把握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这不仅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对新时代管党治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这个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动态系统。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个体系,是我们在新征程上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所在。“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关键在于“全”“严”“治”三个字。“全”,就是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责任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把管党治党贯穿于党的建设各方面、各层级、各环节。“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体现出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治”,就是从“管”到“治”的深化,更加注重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提升管党治党的整体效能。具体来说,就是要构建“四个体系”。
(一)构建内容全涵盖的规范体系。这要求我们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等各方面工作统筹起来,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政治建设是统领,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思想建设是基础,解决的是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组织建设是保证,锻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作风和纪律建设是关键,关系到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各项建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不能畸轻畸重、顾此失彼。
(二)构建对象全覆盖的监督体系。全面从严治党,对象是全体党员、干部,覆盖党的各级组织。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要跟进到哪里。要突出抓住“关键少数”,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同时,也要把监督的探头对准普通党员,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监督,让每一名党员都时刻感受到组织的监督和约束,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