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村党员大会上的党课讲稿(3500字)

浏览量:50

发布时间:2025-09-18

各位党员同志,乡亲们:

大家下午好!金秋九月,天高气爽。我们村后山那几片果林,果子都挂满了枝头,沉甸甸的,看着就让人心里头踏实、喜悦。咱们村里的各项事业,也像这秋天的果实一样,到了一个收获和展望的关键时候。今天,借这个机会,把我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用大白话、心里话,跟大家伙儿拉一拉、聊一聊。这不算什么报告,就是一次交心,一次共勉。我想讲的主题,就是咱们每一位党员,在这片我们深爱的土地上,到底该如何“想”、如何“干”,才能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乡亲们的期盼。

一、筑牢思想根基当好乡村振兴的“领路人”。有同志可能会觉得,我们一个村里的党员,天天跟土地、跟乡亲们打交道,学那些大理论、大政策,是不是有点远?其实一点都不远。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部署,最终都要落到我们每一个村庄、每一户家庭、每一个人的身上。它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关系到我们村里的路能不能更宽一点,产业能不能更旺一点,大伙儿的腰包能不能更鼓一点,生活环境能不能更美一点的实事。那么,作为党员,我们的思想根基要筑牢在哪里?首先,要筑牢在“信念”上。这个信念,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打心底里相信,在党的领导下,靠着我们自己的双手,*村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回想几年前,咱们村还是个典型的空心村,年轻人往外跑,土地没人种,村集体账上常年没几个钱。现在呢?道路硬化了,路灯亮起来了,家家户户门前都干净整洁。这变化是怎么来的?是等来的、靠来的吗?不是!是我们党员带头,一锄头一锄头干出来的,是乡亲们齐心协力,一砖一瓦建起来的。所以,当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比如我们的新项目推进不顺,或者邻里之间有了矛盾,党员的信念就体现在,你是不是那个站得最稳、看得最远、想得最明白的人。你能不能给大家鼓上劲,带着大家一起想办法、渡难关。其次,要筑牢在“党性”上。党性是什么?对我们来说,党性就是那份“公心”和“真心”。公心,就是办事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村里的低保名额、公益性岗位,但凡是涉及大伙儿利益的事,是不是都做到了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党员干部自己和亲属,有没有占过一分一厘的便宜?这颗公心,是赢得群众信任的基石。真心,就是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家的事。张家大爷的水管坏了,我们能不能主动去帮着修一下?李家嫂子的孩子上学有困难,我们能不能帮着出出主意、想想办法?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对他真心,他才会对你交心,才会跟着你干。最后,要筑牢在“纪律”上。最近一直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有的人觉得这是对干部们的要求。其实,纪律对我们每个党员都是一样的。对我们村的党员来说,最大的纪律就是清正廉洁,最大的规矩就是民主决策。村里的每一笔钱花在哪里,每一个项目怎么定,都要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来,要让每一分钱都花在明处、用在实处。只有我们自己行得正、坐得端,说话才有底气,做事才有威信。这就像盖房子,思想的根基牢了,信念、党性、纪律这几根柱子立直了,我们这座乡村振兴的大厦才能建得稳、建得高。

二、挺起实干脊梁争当干事创业的“排头兵”。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一个党员的先进性,不是说出来的,是干出来的。在*村这片热土上,检验我们成色的最好标准,就是看谁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中冲在最前面。第一,要争当产业兴旺的“领头雁”。大家知道,没有产业支撑,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路子。经过反复考察和党员、村民代表大会的多次讨论,我们村“两委”初步确定了明年的重点项目——建设“*村生态农旅融合示范园”。这个项目计划整合我们村的果林、水库和闲置土地资源,发展生态采摘、垂钓休闲和特色民宿。根据初步测算,项目总投资约500万元,其中一部分申请上级补助资金,一部分吸纳社会资本,我们村集体也计划投入一部分。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以上,直接或间接带动本村30多名村民就业。蓝图很美好,但实现起来绝不轻松。土地流转怎么谈?启动资金怎么筹?游客从哪里来?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党员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在座的党员同志,我希望大家能带头做到“三个一”:一是带头流转一片地。积极响应村里号召,做好自家和亲戚朋友的工作,为项目落地扫清障碍。二是带头学一门技术。无论是学民宿管理,还是学电商营销,主动去学新知识、新技能,为将来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做好准备。三是带头出一份力。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希望党员同志能带头投工投劳,为项目建设添砖加瓦。只有我们党员带头干起来,群众才会跟着动起来,我们的产业才能真正旺起来。第二,要争当美丽家园的“守护人”。这几年,我们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村子是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漂亮了。这份成绩单背后,凝聚着我们党员同志的辛勤汗水。我这里有一组数据:截至今年8月底,我们村党支部牵头组织了22次全村范围的集中环境整治活动,全村36名党员,平均参与率达到了96%以上。大家带头清理房前屋后,累计清理各类垃圾超过80吨,整治坑塘沟渠5处,义务植树超过500棵。我们的老党员*同志,今年快七十岁了,每次大扫除,他总是第一个到,拿着扫帚、铁锹,干起活来不输年轻人。在他的带动下,他家所在的那条巷子,现在成了我们村有名的“最美巷道”。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但是,环境整治不是一阵风,要建立长效机制,更要内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我们党员不仅要自己干,更要带动身边人一起干。要把“门前三包”的责任扛起来,看到邻居家门口有垃圾,不只是指指点点,而是主动帮一把,或者善意提醒一下。要主动宣传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的知识,让爱护环境成为一种家风,成为我们*村的新风尚。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村子干净,更是要让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从心底里热爱这片土地,自觉地去守护它的美丽。...

  • 点赞 0

  • 收藏 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