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71
发布时间:2025-09-09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持之以恒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党风政风为之一新,民风社风持续向好,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不断强化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建设。作为“关键少数”的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在党的作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始终将党的作风教育作为干部教育的必修课常修课,不断建立健全完善干部作风教育的长效机制,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供重要保障。
一、深刻认识健全党员干部作风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量事实证明,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加强干部作风教育长效机制建设,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环节,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形成的重要经验,也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
(一)健全完善干部作风教育的长效机制是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历史经验。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关键在领导干部。“风成于上,俗化于下”。百年多来,坚持不懈加强干部作风教育,形成“头雁效应”,始终是我们党推进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建立党校和各类干部学校,把作风建设作为党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延安整风运动首先就是从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党的高级干部开始的。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整顿党的作风》的讲演;2月8日,又作了《反对党八股》的讲演。以这两次讲演为标志,整风运动在全党普遍展开。1943年3月20日,在全党整风的关键时刻,毛泽东亲自兼任中央党校校长,并为中央党校制定了“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校训。担任中央党校校长至党的七大召开前,毛泽东亲自去党校作报告和讲演,以及在电报中提及中央党校关于干部教育和整风的内容多达十几次。党中央通过抓在中央党校学习的高级干部的整风,有力带动了全党的整风运动。这样一来,中央党校以及各级党校就历史地、必然地承担起了党的作风教育主阵地的重任,党的优良作风教育就成为我们党干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整风也开创了党通过整党整风运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先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全党开展了一系列整风整党运动,有效整治党内出现的居功自傲、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严重等问题,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巩固新生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通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全面整党、开展“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持续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先后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党内集中性学习教育,每次集中教育,都以县处级以上干部为主,党的作风教育都是重要内容。同时,我们把党的作风教育作为干部集中培训和党员干部日常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集中培训以及“三会一课”、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坚持把党的作风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回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发展史,坚持不懈加强干部作风教育,始终是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历史经验。
(二)健全完善干部作风教育的长效机制是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应有之义。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四风”问题积习甚深,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抓好作风建设也绝非一日之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关键是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新时代以来,我们抓党的建设,首先就是以制定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破题的,也可以说是从转变干部工作作风起步的。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通过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作风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党校、干部学院作风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初步建立健全了干部作风教育的长效机制。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美战略博弈加剧,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艰巨。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以优良作风把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要以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干部作风教育的长效机制,坚持把党的作风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必修课常修课,优化充实教育内容,丰富教育的形式和载体,坚持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以干部作风教育的常态长效推动实现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
(三)健全完善干部作风教育的长效机制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举措。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动态系统,由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教育体系,精准发力、标本兼治的监管体系,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主体明确、要求清晰的责任体系所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的集合体。其中,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教育体系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居于重要基础性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理论武装和实践运用相结合、强党性和增本领相结合,构建形成了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形成了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教育体系。干部作风教育,既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理所当然也是全面从严治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健全完善干部作风教育长效机制,就要把干部作风教育更加有力有效地融入全面从严治党教育体系之中,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教育体系在干部作风教育中的作用,以全面从严治党教育体系的功能整体优化铸牢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思想基础。
二、坚持把党的作风教育作为干部的必修课常修课
作风建设,重在经常,重在抓细,重在持久。健全完善干部作风教育的长效机制,必须更加突出党的作风教育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把作风教育作为干部教育的必修课常修课,纳入干部教育的各方面、全过程。
(一)坚持不懈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理论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彻底,行动上才能坚定。无产阶级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着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气质和风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作风建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作风建设奠定了根本的哲学基础。在党的建设方面,尽管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党风”、“党的作风”的概念,但他们的著作中包含大量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比如他们提出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教条;强调为了保持党的性质,就必须与错误思想特别是同小资产阶级各种恶习作斗争;强调党的领导干部要做人民公仆,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强调严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统一,坚决反对无政府主义和宗派主义;强调党内要正确开展批评,没有这种批评就不可能达到团结,等等。同样,列宁在领导俄国党和国家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例如,列宁严厉批评党和苏维埃国家机关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拖拉作风,尖锐指出,“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等等。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明确提出“党的作风”的概念,在抗日战争时期创造了以整风运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有效形式,形成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并较为系统地阐发了党的作风建设理论。此后,党的作风建设理论在党的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步形成了系统完备的作风建设的理论形态。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作风建设理论体系,使我们党对于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要把党的作风建设理论作为党的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特别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党的干部教育的必修课常修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深刻领悟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夯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发挥党员干部在党的作风理论学习中的“头雁效应”。
(二)坚持不懈加强党的优良作风历史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集中体现了优良作风和伟大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因密码。毛泽东亲自制定“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发展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但体现了严明的军纪军风,也鲜明体现了党的优良作风。苏区时期兴国民歌“苏区干部好作风”传唱至今,生动体现了这一时期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党的七大的报告中把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确立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接连开展整风整党,有效克服以功臣自居的骄傲自满情绪和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强调“党风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把“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的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恢复和发扬起来,并针对改革开放条件下作风建设的新情况,着力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作风建设要求,大力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制定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大力培树新风正气,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我们党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了人民群众信任拥护。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发扬优良作风的历史。健全完善党的作风教育长效机制,要深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充分挖掘和运用党史上作风建设的丰富资源,把党在长期奋斗历史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作为重要内容,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党员干部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和优良作风中汲取营养、增长智慧、获取力量。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