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专题党课讲稿:准确把握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科学方法论,持续深入推进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浏览量:100

发布时间:2025-09-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构建了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形成了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体现着系统的科学方法论,既讲是什么、又讲为什么,既讲抓什么、又讲怎么抓,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规律启示和策略方法,体现了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治本和治标、两点论和重点论的高度统一。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六个统一”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宝贵经验,这既是对新时代管党治党实践的深刻总结,也为我们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系统的科学方法论提供了路径。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一)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主题主线,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出了经典作家没有讲过的新话,回答了前人没有回答过的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推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二)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生动实践的经验总结,贯穿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大思路、大布局、大担当,指引全党以理论武装凝心聚魂,以整饬作风激浊扬清,以严明纪律强化约束,以从严治吏匡正用人导向,以“打虎”、“拍蝇”、“猎狐”惩治腐败,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

(三)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治国理政的最根本原则,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加强党的建设,一改一段时期党的领导淡化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校正了党和国家前进的航向,开创了“中国之治”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相统一、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坚持行使权力和担当责任相统一、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着力增强党的建设的系统性、协同性、创造性、实效性,为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建党有效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为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政治、思想、组织保证。

二、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实践要求,持续深入推进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鲜明提出“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重要论断,强调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要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科学阐明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辩证关系,充分体现了思想与制度、自律与他律、内因与外因的有机统一,既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把对二者辩证关系的认识提高到新的层次,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一方面,注重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创造性地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通过思想教育实现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使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从思想上入党。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重要经验。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根本任务,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的各项建设之中,为新形势下继续推进思想建党、制度治党积累了成功经验。另一方面,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是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能够形成强大的内在力量,关键在坚定全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解决党员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等问题。制度建设是保障,能够形成强大的外在约束力量,关键在建立和执行科学的制度体系,解决党员的行为规范、责任追究、监督机制等问题。思想建党是制度治党的基础与前提,影响着制度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内因,是柔性的;制度治党是思想建党的规范和保障,决定着思想建党的规范化水平,是外因,是刚性的。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两者一内一外、一柔一刚,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统一,内外结合、刚柔并济,同时同向、合心合力,是系统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坚持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二)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问题导向”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既着眼未来、登高望远,为加强使命引领、坚定理想信念指明方向,又立足当前、直面问题,为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提供答案。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使命型政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引领又是在不断解决时代问题中实现的。就党的建设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开展延安整风运动,为取得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组织基础。改革开放以后,面对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党开展了一系列整党活动和党内教育,使党在复杂环境中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从抓作风入手,以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从“打虎”“拍蝇”“猎狐”的反腐败斗争到推动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都体现了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的鲜明问题导向。另一方面,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是党的建设中思想和实践的统一。使命引领是解决问题的指南针和原动力,为解决问题指明方向、明确路径。只有坚持使命引领,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问题导向是践行使命的手段和方式,解决问题的成效也是检验使命引领的基本标准。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才能一步步实现愿景和使命。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兼顾当前和长远、思想和实践、主义和问题,体现了党的建设目标指向和现实基础的有机结合。

  • 点赞 0

  • 收藏 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