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61
发布时间:2025-09-08
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指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也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实践充分证明,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中央组织部发布的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10027.1万名,党的基层组织525.0万个。倘若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能不断增强政治功能,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步调一致向前进,在新征程上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一、深刻认识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是贯彻党章党规的必然要求。党章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强调要不断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重要部署,为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基层党组织提供了基本遵循。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就要认真贯彻党章党规和党的重要文件中有关党的政治建设的各项要求,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坚持政治方向的坚定性、维护党的领导的自觉性、开展政治生活的严肃性、联系群众的紧密性、完成党的任务的创造性、坚守党的阵地的战斗性,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二)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对照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和基层党组织应当发挥的作用,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仍存在一些虚化弱化边缘化的不良倾向:有的基层党组织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到位,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流于形式;有的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时注重学历、资历而忽视对发展对象政治觉悟的考察;有的基层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政治生活娱乐化、庸俗化,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严肃性不够;有的基层党务工作者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填表格、报台账上,使党建工作淹没在具体的行政性事务中;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实质上就是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弱化。只有把党的政治建设抓紧、抓实、抓好,才能从根子上解决基层党建工作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使基层党组织真正强起来。
(三)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是践行党的宗旨的题中之义。党的基层组织扎根群众之中,承担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群众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服务群众是发挥政治功能的内在要求。政治功能寓于服务群众之中,服务群众体现政治功能。只有强化政治功能,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只有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才能使政治功能发挥得更充分、更有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就要使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服务群众的需要,通过服务更好地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可以说,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魂”,服务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根”,二者统一于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统一于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
二、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首在切实坚定政治信仰
(一)在深化上下功夫。加强理论武装,前提在“知”,若不知,则难信;若难信,则无行。党员干部首先要着眼于“知”,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能满足于“学过了”,而是要力争“学透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层党组织要组织党员原原本本学,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要融会贯通学,深刻领会这一思想体系的完整性和理论贡献的原创性,以及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要及时跟进学,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到常学常新;要联系实际学,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实践要求和真理力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在内化上下功夫。加强理论武装,关键在“信”,必先真信,方可笃行。党员干部要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善于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将其内化为改造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基层党组织要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用这一思想对照检视自己的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运用科学理论优化思想方法、廓清思想困惑,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中汲取精神养分,更加自觉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在转化上下功夫。道不可坐论,理不能空谈。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目的在于运用。党员干部不能满足于“学好”,而是要真正“用好”“做好”,要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转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力量。基层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新要求,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要坚持问题导向,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转化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总钥匙。要学以致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使思想和行动能够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和事业发展的需要,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三、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重在严格落实政治标准
(一)干部选拔任用要从严落实政治标准。选拔任用干部,首先要看干部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如果让政治标准退居其次,或在政治上不把关、不设防,选出来的干部即使能力再强,也是“残品”“次品”,甚至是“毒品”。因此,基层党组织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丰富拓展考察识别干部政治素质的方式方法,坚持以事见人、知事识人,综合运用座谈访谈、日常了解、分析甄别等手段,透过现象看本质,加强党性鉴别,考准考实干部政治表现,使政治上、廉洁上有问题的人无所遁形。要坚持“首关不过、余关莫论”,对那些存在政治能力不过硬、理想信念有所动摇、担当精神和斗争精神不强、组织观念淡薄等问题的干部,在领导岗位上的予以调整,已列入考察对象的“一票否决”,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人员挡在门外。
(二)发展党员工作要从严落实政治标准。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也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基础性工作。基层党组织要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将政治标准贯通党员发展全过程、各环节。要坚持从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进行深入考察,着重看其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行,能否自觉为党的纲领努力奋斗,能否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压紧压实基层党支部书记、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的责任,在培养考察中始终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放在第一位。要严格把好“程序关”,规范执行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和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确定和考察,预备党员接收、教育、考察和转正等程序,绝不能搞变通、打折扣,切实维护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
(三)党员教育管理要从严落实政治标准。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根本性、经常性任务。基层党组织要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党员教育管理全过程,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员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甚至丧失党员条件的党员,按照规定程序给予相应的处置措施。要紧扣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根据不同领域和不同群体党员实际,搭建有效引导其发挥作用的平台,积极落实“双报到”制度,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完善党员应急动员作用发挥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当先锋、作表率。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