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46
发布时间:2025-09-05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决策部署,针对我社区党支部存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能力不强、班子成员担当创新意识不足等软弱涣散问题,*社区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悉心指导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自2025年初以来,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滚石上山的毅力,全面开展了集中整顿工作。通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到显著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全面提升,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事业呈现出崭新气象。现将整改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与顶层设计,构建“三位一体”整改责任体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社区党支部深刻认识到,软弱涣散问题的根源在于思想上的松懈和责任上的悬空。为此,我们首先从强化组织领导入手,拧紧责任螺丝,确保整改工作高位推动、高效落实。
(一)建立高效联动的领导机制。整改工作启动之初,乡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社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并派驻经验丰富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联我社区,全程指导整改工作。社区党支部迅速响应,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整改工作专班,制定了详尽的《*社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工作方案》,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逐一明确,形成了“乡领导包抓、驻村干部指导、社区专班落实”的三级联动工作格局,确保各项整改任务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地。
(二)压实到人到岗的责任链条。为杜绝“上热下冷”、责任虚化的问题,我们全面推行网格化责任管理模式。将整改方案中的三大类问题细化分解为12项具体整改任务,每一项任务均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人、配合部门和完成时限,并签订《整改工作责任书》。党支部书记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普通党员之间层层传导压力,定期召开整改工作调度会,听取进展汇报,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对于进度滞后、效果不彰的责任人,由乡包联领导及时进行约谈提醒,以严格的问责机制倒逼责任落实。
(三)营造全员参与的整改氛围。整改不仅是“两委”班子的事,更是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的共同事业。我们通过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议等形式,将社区存在的突出问题、整改的目标举措向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进行全面通报,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同时,利用社区公告栏、微信群等线上线下渠道,定期公示整改进展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效激发了大家参与社区建设、支持整改工作的内生动力,形成了齐心协力抓整改、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聚焦班子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淬炼担当作为的“领头雁”
针对社区“两委”班子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创新意识不强等核心问题,我们坚持把建强班子、带好队伍作为整改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优化结构、强化培训、激发活力”三管齐下,着力锻造一支懂政策、善治理、能带富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优化班子结构,注入源头活水。我们积极配合乡党委,对社区“两委”班子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届中分析和综合研判。通过“内部挖潜”与“外部引才”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注重从现有年轻党员、致富能手、退役军人中发现和培养后备力量,建立了包含5名优秀人才的后备干部库;另一方面,成功动员2名在外经商的优秀乡贤回村任职,有效改善了班子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整改后,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由51岁下降至4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从12.5%提升至50%,班子的整体活力和专业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履职本领。为解决班子成员政策解读不深不透、发展思路不清的问题,我们制定了年度学习培训计划,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全面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年内,共组织集中学习24次,邀请市县农业专家、党校教师、优秀村支书等来社区开展专题讲座8场,内容涵盖乡村振兴政策解读、现代农业技术、电子商务运营、基层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累计培训党员群众150余人次。同时,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及后备干部赴*市*村、*区*社区等先进地区进行对标学习和考察交流,亲身感受发展变化,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切实解决了“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能力困境。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