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89
发布时间:2025-08-23
今年以来,区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干部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严格对标对表省委、市委关于深化干部能力作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区域发展实际,聚焦“十盯、十提、十转、十看”工作要求,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抓铁有痕的韧劲,持续推动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速,为奋力谱写“生态立区、工业强区、教育兴区、旅游旺区”新篇章,加速构建“绿色工业强镇、生态旅游名镇”发展格局,矢志在全域旅游领域树立标杆、在工业转型路径上打造典范,提供坚强有力的队伍保障和能力支撑,切实以区域干部队伍的新风貌、新作为引领区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大发展。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精准淬炼强本领,锻造担当复兴重任的硬核能力。区委始终将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摆在突出位置,视其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一是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建立健全中心组引领学、专题培训系统学、支部集中深入学、党员干部自主学的“四学联动”机制。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结合区域发展核心任务,举办系列专题读书班、研讨会,引导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二是突出专业训练,锻造履职利器。持续打造“业务大讲堂”升级版,聚焦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市管理、乡村振兴、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应用、应急处突等重点领域和前沿知识,邀请专家学者、业务骨干、先进地区代表开展靶向性、订单式培训。“赛马练兵”活动常态化、实战化,通过业务知识竞赛、岗位技能比武、应急模拟演练、项目策划路演等多种形式,在比学赶超中激发干部学习内生动力,精准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和经验盲区。全年计划举办各类专题培训6期,覆盖干部1000人次。三是强化实践磨砺,增长实干才干。牢固树立“实践出真知、一线长才干”的鲜明导向。健全完善年轻干部“墩苗育苗”长效机制,有计划、分批次选派政治素质好、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信访维稳、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基层治理等“吃劲”岗位和艰苦复杂环境“淬火”历练。实施“导师帮带制”,安排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或业务能手与新入职干部、年轻干部结对,传授工作方法、分享经验心得。鼓励干部在基层一线、改革前沿、攻坚战场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把实践锻炼的“熔炉”烧得更旺,让干部在处理复杂矛盾、解决棘手问题中积累“真金白银”的宝贵经验,快速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今年以来,已选派*名年轻干部到关键岗位实践锻炼。
(二)精耕细作抓产业,以过硬作风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引领推动各级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以“绣花”功夫深耕细作主导产业,推动产业能级跃升。一是聚力工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智造高地。将支持建龙西钢等龙头企业创新发展作为“工业强区”的重中之重。深化拓展“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模式,全力支持建龙西钢与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7所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围绕绿色冶金、智能制造、新材料研发等关键领域共建联合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推动一批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落地转化,实现技术突破与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双轮驱动,显著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链话语权,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二是提质全域旅游发展,擦亮生态康养名片。围绕“旅游旺区”和“金山生态旅游名镇”目标,持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和升级力度,为成功获评国家4A级景区提供坚实硬件支撑,并奠定更高级别景区创建基础。高标准、特色化推进养心谷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集森林康养、中医药养生、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森林康养民宿集群,完善配套服务体系,积极对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全力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使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森林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强化旅游营销推广,策划精品线路,提升服务品质。三是深化地企协同融合,壮大特色林下经济。牢固树立“一家人、一盘棋”思想,深化与金山屯林业局公司的融合发展机制。在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前提下,科学谋划、大力发展木本粮油、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生态采集等特色林下产业。尤其要立足资源优势,重点延伸桦树汁特色产业链,在科学采集、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场营销上下足功夫,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政策引导、科技支撑、龙头带动、利益联结,真正实现企业得发展、职工增收入、地方强实力、生态受保护的多赢局面。
(三)精确方向促开放,以锐意进取的姿态拓展发展新空间。引领推动干部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开放意识,精准把握政策风口,全力拼抢发展机遇。一是精准把握政策导向,全力争取项目支持。组织专班深入研究国家“两新一重”、“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及国家关于低空经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科教兴国、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等领域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导向。结合我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精准谋划、高质量包装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建立动态管理的重大项目库,加大向上对接汇报力度,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盘子”,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二是创新拓展招商路径,提升引资引资质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绘制清晰精准的“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深化与全国性、区域性重点商会、行业协会、投资促进机构、咨询公司的战略合作,拓展招商“朋友圈”。灵活运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资本招商、乡贤招商等方式。精心策划组织系列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力争全年开展各类招商活动100次以上,主动拜访和深度对接目标企业60家以上。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和落地保障,力促新签约投资额超亿元项目3个以上,推动更多优质项目、优秀企业、优势资本落户。三是聚力攻坚重点项目,积蓄强劲发展动能。对纳入省市重点的18个重大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包保推进机制。聚焦项目前期审批、要素保障、施工建设、投产达效等关键环节,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强化调度协调和现场办公,及时疏通堵点难点,全力以赴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切实形成有效投资拉动,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四)精益求精优环境,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区委将优化营商环境视为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要求干部当好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店小二”。一是对标最高标准,打造营商品牌。坚持以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为标杆,持续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和评价体系,查找短板弱项,制定更高标准的优化提升方案。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件事一次办”,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成本,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水平。二是畅通诉求渠道,解决急难愁盼。建立健全营商环境问题常态化征集、研判、处置和反馈机制。充分利用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民诉即办”快速响应平台、企业服务专员、营商环境监测点等多种渠道,“线上线下”广泛收集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收集到的问题和诉求,建立台账,分类施策,限时办结,形成闭环管理。尤其要聚焦企业开办、融资信贷、工程建设、生产经营、权益保护等关键环节的痛点难点,动真碰硬加以解决。三是严惩作风顽疾,树立亲清新风。持续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紧盯为民服务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新官不理旧账、轻视市场主体和群众诉求、吃拿卡要、“小鬼难缠”、耍官威搞特权等破坏营商环境的歪风邪气和突出问题,加大监督检查、明察暗访和执纪问责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大力倡导“亲”“清”政商关系,要求干部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真心实意为企业服务,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通过实实在在的作风转变,让群众和企业感受到新气象、新变化,坚决打好打赢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翻身仗”。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