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69
发布时间:2025-08-09
根据组织安排,我于2024年8月至2025年8月,由XX县交流至XX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挂任党组成员、副局长。一年来,在XX县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工信局党组的直接带领和同志们的鼎力支持下,我始终秉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的原则,珍惜机遇、潜心学习、扎实工作,顺利完成了分管和协管的各项任务。现将挂职期间的思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聚焦主责主业,倾力服务实体经济,在助企纾困中践行初心使命
我主要分管中小企业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中小企业服务工作。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我始终将“企业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试金石”,坚持把服务挺在前面,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生根。
一是建立诉求响应闭环机制,提升服务精准度。为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我牵头推动建立了企业诉求高效响应机制。工作中,我们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将办公室搬到企业车间和项目现场。我带领中小企业股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同志,组建了8个专项服务小组,对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和重点培育中小企业开展“全覆盖”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在生产运行、项目推进、要素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在此基础上,我们于2024年上半年创新设立了“企业诉求‘挂号制’窗口”,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一口收办”企业诉求,建立受理、转办、督办、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截至2024年6月底,该窗口累计受理企业各类诉求315件,其中线上受理273件,线下受理42件,已成功办结309件,办结率达到98%以上,有力回应了企业的关切。同时,我们积极打造“惠企先锋,益企助企”工信服务品牌,通过组织赴XX、XX等地对标访学,引导企业家开拓视野,激发创新活力。
二是强化政策精准滴灌,增强企业获得感。为确保国家、省、市各项惠企政策能够不折不扣地惠及广大中小企业,我组织分管股室系统梳理了各级政策文件,编制了简明易懂的《惠企政策一本通》,并通过局公众号、微信群、专题培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解读。我们组建了对上争取工作专班,由青年业务骨干担任主力,紧盯产能置换指标、化工产业园扩区、技改项目贷、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等关键领域,不遗余力地为企业争取“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一年来,我们成功协助超过30家企业申报并获得了各级专项资金及政策补贴,累计金额达数千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提振了发展信心。
二、强化统筹协调,高效推进重点项目,在攻坚克难中彰显担当作为
我分管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深知工业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为此,我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发挥好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督查督办职能,全力以赴为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扫清障碍、保驾护航。
一是完善项目调度督导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为确保重点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我牵头完善了“周调度、月通报、季评议”的常态化项目推进机制。每周组织召开重点项目调度会,听取项目进展,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我们还制定了《工业项目手续办理推进时间表》,将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岗,确保项目审批跑出“加速度”。同时,抽调9名业务精、能力强的年轻干部,组建了“工业大运行”工作专班,围绕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等关键运行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动态分析和精准研判,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在专班的努力下,2024年以来,我县多项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均位列全市前三位。
二是聚力破解要素制约瓶颈,提供坚实保障。项目建设过程中,土地、资金、能耗等要素制约是普遍存在的难题。我坚持问题导向,多次深入项目一线,实地调研、现场办公。针对XX新能源材料项目遇到的用地指标紧张问题,我主动带队赴市级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进行多轮沟通协调,最终成功为项目争取到关键的用地指标。针对XX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在环评、能评手续办理中遇到的堵点,我立即组织召开由发改、生态环境、行政审批等多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打通了审批的“绿色通道”,使项目得以提前开工建设。通过提供“保姆式”服务,一年来,我们累计协调解决了影响项目进度的各类问题50余个,有力保障了全县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的顺利实施。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