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全区年轻干部作风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84

发布时间:2025-08-0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既是一次集中的学习教育会,也是我们“忠诚讲堂”系列的一次专题辅导,主要目的就是和在座的各位年轻干部进行一次深入的思想交流和作风淬炼。青年是事业的未来,作风是成事的基石。大家作为我区干部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和骨干梯队,能否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我区政治生态的长远建设,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篇章的宏伟事业能否顺利谱写。希望通过今天的会议,大家能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过硬的作风,投身到*区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去。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是检验我们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党之所以能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一条根本经验就是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从“三大作风”到“两个务必”,再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优良作风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宝。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出台纪律规定,开启了一场深刻的作风之变。十多年来,这项规定已经成为改变中国、影响深远的“金色名片”,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攻克了一些过去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向上向善。同志们,你们是幸运的一代,成长于国家繁荣发展的大好时代,一踏上工作岗位就沐浴在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之中,对过去一些积弊沉疴可能感受不深。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掉以轻心。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作风建设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四风”问题树倒根存、花样翻新,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特别是对年轻干部而言,你们正处在事业的起步期、成长的关键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面临的诱惑和考验更加直接、更加复杂。你们的作风形象,不仅代表着个人,更代表着我们党的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力。在座的各位,有的是新提拔的领导干部,有的是关键岗位的业务骨干,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你们的作风好不好,直接影响着一个单位、一个领域的风气,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基层落地生根。因此,我们必须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到,抓作风建设,就是抓政治建设,就是抓队伍建设,就是为*区的发展大局保驾护航。

二、保持清醒警醒,准确把握年轻干部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

总的来看,我区年轻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大家普遍学历层次高、思想活跃、勇于创新、干劲十足,在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各条战线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是,我们也要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年轻干部由于成长经历、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作风方面也表现出一些新的、具有代际特点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根据国家纪委监委2025年3月发布的全国查处违反纪律规定精神问题月报数据显示,当月查处的违规违纪干部中,乡科级及以下干部占比高达93.5%。这个数据背后,有相当一部分是年轻干部。这警示我们,基层一线、年轻干部群体已成为作风问题的高发地带。结合近年来我们掌握的一些案例和日常监督情况,当前年轻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新变种:一是“指尖上的腐败”和“线上失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违规行为从线下转到了线上。有的年轻干部热衷于在微信群里抢“老板”们发的大额红包,自以为是“小事”,殊不知积少成多,背后都标好了价格;有的沉迷网络游戏、高档消费,为了满足虚荣心,不惜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操作,最终陷入泥潭。二是“不吃公款吃老板”的隐形变异。在正风肃纪高压态势下,明目张胆的公款吃喝少了,但一些年轻干部被别有用心者“围猎”,转而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一桌餐”、私人会所宴请。他们认为这不花公家的钱,就不是问题。这种想法是极其危险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吃了别人的嘴软,拿了别人的手短,公正用权的“防火墙”就这样被一步步侵蚀。三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和“躺平式”不作为。部分年轻干部成长过程相对顺利,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砺,考虑个人利益得失多,考虑组织事业发展少。工作中习惯于“做选择题”而不是“解应用题”,对急难险重的任务绕道走,对历史遗留的矛盾“击鼓传花”。更有甚者,信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躺平”哲学,工作满足于“已阅”“收到”,缺乏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担当精神。这种“软腐败”对事业的危害丝毫不亚于贪污腐化。四是“人情交往”和“圈子文化”的腐蚀。有的年轻干部社会阅历浅,法纪意识淡薄,把社会上的一些庸俗习气带入工作中,热衷于拉关系、拜码头,搞“小圈子”。认为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今天帮别人“行个方便”,明天别人也能为自己“开个绿灯”。这种所谓的“人情”,一旦突破了纪法底线,就变成了铐住自己的“镣铐”。前段时间,我们邻近的*县通报了一个典型案例,一名刚刚提任副科级不久的“90后”干部,本来前途一片光明,就是因为在所谓“兄弟情义”的裹挟下,多次违规接受宴请、收受礼金,并利用职务影响力为朋友的经营活动“打招呼”,最终受到严肃查处,令人扼腕叹息。这些问题,虽然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其警示意义是深刻的。每一位年轻干部都要把自己摆进去,深刻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决不能当看客、做旁观者。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