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12
发布时间:2025-07-14
同志们:
今天,我们组织召开违规吃喝典型案例剖析会,主题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违规吃喝的严重政治危害性,深刻汲取违规吃喝典型案例教训,坚决抓好违规吃喝再整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坚决整治违规吃喝是维护党的公信力、密切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选择,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必然举措,是维护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违规吃喝绝非小事小节,它不仅背离党的性质宗旨,更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政治生态。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违规吃喝的严重危害,以实际行动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刚才,大家围绕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结合实际工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第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党中央坚决整治违规吃喝的重要政治意义,增强坚决抵制违规吃喝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所谓违规吃喝,即是“舌尖上的腐败”,主要是指违反规定接受、提供宴请,其中包括违规提供或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接受公款宴请及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以及违反规定组织、参加公款支付的宴请等行为。党员干部违规吃喝绝非小事小节。它是违纪违法行为的“导火索”,是腐败问题的“催化剂”,是政治生态的污染源之一。一个人蜕化变质往往就是从吃吃喝喝、耽于玩乐起步的。违规吃喝之所以花样翻新、屡禁不止,根子在于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仍然存在错误认识和侥幸心理,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违规吃喝的严重政治危害。最为典型的就是“小事小节论”“人情往来论”“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他们或是认为吃喝问题是“小事小节”;或是认为自己的行业、岗位特殊,吃点喝点在所难免;或是认为管得太紧、查得太严,会影响招商引资,阻碍提振消费,殊不知恰是那些“酒杯一端、原则放宽”的违规吃喝,损害了地方形象,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违规吃喝不是纪律松绑的借口,在党纪国法和各项规章制度面前,没有哪个行业可以“特殊”“例外”,不能把“业务需要”作为违规吃喝的挡箭牌。要切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清醒认识违规吃喝的政治危害,自觉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还应一体推进学查改,将学习教育中纠治违规吃喝等问题的实践成果固化下来,形成规范完善且操作性强的制度,据此抓现行、抓典型、抓通报,深挖细查违规吃喝背后的腐败问题。
第二,时刻保持政治清醒,增强政治意识、规矩意识、纪法意识,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坚决抵制违规吃喝歪风。集中整治违规吃喝,是一场输不起、退不得、必须胜的持久战。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政治自觉,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铁腕治乱的决心、雷霆万钧的态势,向违规吃喝顽疾亮剑,以“零容忍”态度铲除腐败滋生土壤,让风清气正充盈政治生态。违规吃喝歪风,看似是“舌尖上的小事”,实则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侵蚀党的肌体。它不仅浪费公共资源,还极易滋生腐败问题,破坏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抵制违规吃喝歪风,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必须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推动落实。要将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也应按照“一岗双责”要求,结合职责任务分工,抓好分管领域的管党治党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党组织加强教育引导,让党员干部认清违规吃喝的政治危害,自觉同错误思想作斗争,将纠治成果固化为制度,加强监督、从严查处。党员干部以身作则,领导干部带头遵守规定,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等相关要求,在人际交往中把握分寸、守住底线。同时,注意方式方法,精准区分违规与正常餐饮消费,依规依纪依法监督检查,实现政治、纪法、社会效果的统一。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违规吃喝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堵塞制度漏洞,从源头上预防违规吃喝问题的发生。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绝不姑息迁就,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以严肃的纪律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