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全市防汛工作视频调度会上的讲话

浏览量:107

发布时间:2025-07-11

同志们:

刚才,我们参加了全省防汛工作视频调度会,省领导对当前防汛形势作了深刻分析,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非常明确,措施非常具体。防汛救灾是天大的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省里会议一结束,我们立即召开全市会议,就是要第一时间传达贯彻、第一时间安排部署,以刻不容缓、分秒必争的状态,把省上的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坚决打赢今年防汛救灾这场硬仗。今年以来,我市气候复杂多变,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多发、频发、强发态势。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我市降水总体偏多,时空分布不均,局地强降雨、雷暴大风等极端天气风险极高。特别是我们**,地处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是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之处,境内河流众多,南山支流源短流急,北部塬区沟壑纵横,加上三门峡库区防洪保安的特殊使命,防汛形势历来严峻复杂。去年“秋淋”天气造成的灾害,其惨痛教训依然历历在目,华州、华阴、大荔等地部分区域受灾严重,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必须扛牢的政治责任,是必须守住的底线任务。全市上下务必立即警醒起来、迅速行动起来,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经验主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极端负责态度,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把形势估计得更严峻一些,把困难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制定得更周密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确保河库安澜、城市安全、群众安宁。下面,结合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和我市实际,我再强调几点要求。

一、树牢“两个思维”,在思想认识上务必紧之又紧

防汛救灾,首先是一场思想认识的硬仗。思想上的“弦”绷不紧,行动上就会“打折扣”。

(一)要树牢底线思维。什么是底线?底线就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绝不能在防汛工作上出现群死群伤事件!这是我们必须死守的“红线”、“高压线”。各级各部门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把困难想在前头,把工作做在前头,把预案备在前头。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防汛体系还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地方、一些环节的风险隐患依然突出,防御极端天气的能力还有待提升。任何一丝一毫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必须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贯穿防汛救灾全过程、各方面。

(二)要强化极限思维。什么叫极限?就是要做好应对超出历史极值、超出常规预判、超出防御标准的极端灾害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气候变化背景下,“百年一遇”、“几十年一遇”的灾害可能变成“几年一遇”。去年南山支流的洪水,其强度和破坏力就远超预期。我们不能再按“老皇历”办事。要打破常规思维,按照最不利的情况进行推演和部署,考虑最极端的降雨、最严重的洪水、最困难的局面,做好预案、力量、物资等全方位准备,确保在最坏情况下也能有应对之策、化解之道。特别是对三门峡库区、南山支流、城市低洼易涝区、北部塬区地质灾害点等重点区域,更要按极限标准来设防、来应对。

二、下足“绣花功夫”,在监测预警上务必准之又准

防汛如同打仗,情报信息至关重要。精准的监测预警是赢得先机、争取主动的关键。

(一)要加密监测会商。气象、水文、应急、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和雨情、水情、汛情、工情、险情、灾情发展态势。要加密观测频次,强化滚动预报,特别是对局地突发性、短历时强降雨的预报预警。市防指要牵头,建立健全多部门、多层级、高频次的联合会商机制,遇有重要天气过程或汛情变化,随时会商研判,科学分析影响范围、程度和发展趋势,及时发布权威预警信息。要充分利用好省市县一体化的监测预警平台,整合各类数据资源,提升预报精准度和时效性。

(二)要严格落实“叫应”机制。预警信息发出去,关键要有人响应、有人行动。必须把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落实到位、执行到位。预警信息发出后,要确保第一时间电话“叫应”到县、乡、村三级防汛责任人和重点工程、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的巡查值守人员,确认其收到预警并知晓应对措施。要建立反馈机制,确保“叫醒”、“回应”、“行动”形成闭环。特别是对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沿河低洼村庄、危旧房屋、涉水在建工程等薄弱环节的责任人,必须确保预警信息传达到位、响应到位。坚决杜绝信息“悬空”、责任“落空”。

(三)要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在利用好传统电视、广播、短信等渠道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应急广播“村村响”、网格员、微信群等作用,特别是要关注农村偏远地区、老年群体等特殊人群的信息接收问题,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村、到户、到人,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三、坚持“关口前移”,在隐患排查上务必细之又细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必须把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作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贯穿汛前、汛中、汛后全过程。

(一)要聚焦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这次排查,绝不能走过场,必须真查实查、深查细查。

江河堤防险工险段。对黄河、渭河、洛河等主要河流的堤防,特别是历史险工险段、新加固未经过大洪水考验的堤段、穿堤建筑物(涵闸、泵站等),要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关注大荔、华阴、潼关三门峡库区堤防,华州、临渭的南山支流堤防(如石堤河、罗纹河、方山河等),以及因去年秋淋灾害受损修复的堤段。

水库水电站和淤地坝。对所有水库(尤其是中小型水库)、水电站、淤地坝,要检查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运行状况,确保泄洪通道畅通,严格执行汛期调度运用计划。病险水库必须空库运行或降低水位运行。

山洪地质灾害。对华州、华阴、潼关、临**部山区以及白水、澄城、合阳、韩城等北部塬区的山洪沟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要逐点落实监测预警和转移避险措施。自然资源部门要牵头,做好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的结合。

城市内涝。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区)城区,要重点排查低洼易涝点、地下空间(车库、商场、下穿通道)、排水管网、泵站、在建工地基坑等。城管、住建部门要确保排水设施通畅,应急排涝设备到位。

涉水工程。对河道内在建桥梁、道路、管线等涉水工程,要检查度汛方案和应急措施落实情况,严防施工围堰、弃渣壅堵河道。

其他领域。交通、电力、通信、教育、文旅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对交通干线、电力设施、通讯基站、学校校舍、旅游景区等开展针对性排查。

(二)要建立台账,立行立改。对排查出的每一个隐患点、风险源,都要建立详细台账,明确隐患内容、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能立即整改的,必须汛前整改到位;一时难以彻底整改的,要制定严密的应急度汛方案,落实专人盯守,确保安全。市防指要组织力量对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进行督查抽查,对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要严肃通报批评,必要时追责问责。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