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市审计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浏览量:80

发布时间:2025-07-09

今年以来,市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审计独特的监督保障作用,为高质量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贡献了审计力量。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政治引领,持续加强“党管审计”。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等,分层分类开展理论宣讲与培训。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作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牢牢把握审计机关政治属性,将强化理论武装作为固本强基的关键环节抓实抓牢,获评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进单位。二是强化政治担当,服务中心大局。‌高效筹备并推动召开十五届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按规定召开市委审计办主任办公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上级审计委员会会议精神。紧扣市委审计委员会部署,围绕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大力实施“双抓行动”等重大决策,精准实施涉及重要政策、重大项目、重点资金的审计项目27个。严格执行议定事项闭环管理机制,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贯彻落实市委林坚书记在委员会会议上的指示精神,牵头印发《市农村集体经济重点领域风险防范清单》,系统梳理9大风险领域、27个风险点、129个共性问题,显著提升农村审计监督效能。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畅通委员会办公室向主任直报重要审计信息和情况的渠道。

(二)坚持全面覆盖,有力彰显经济监督作用。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共实施审计项目27个,推动健全完善制度29项;出具审计报告29份,撰写审计专报41份,审计报告及专报获市领导肯定性批示60篇次;2个审计项目分获市优秀审计项目二等奖、三等奖。一是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创新驱动重大改革,开展市科技资金专项审计调查,相关报告、专报获市领导多次批示,推动出台《市产业创新平台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服务数字化改革深化,实施市行政事业单位信息系统建设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提出由市数据服务中心统筹全市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建议,审计报告获市政府领导肯定。二是聚焦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统筹实施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部分单位(镇、街)财政决算审计和预算执行审计,4篇专报获市领导批示7篇次,推动市级层面出台《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实施细则》。局主要负责人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审计工作报告获高度评价。在《日报》刊发专版解读审计工作报告。三是聚焦国企风险防范化解。‌推动市政府出台《关于修订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在国企审计中,重点关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围绕客运、物流、能源、建工等四大板块,深入调研其职能职责、运营管理及资金状况,审慎定性评价,助推企业强化风险意识、规范经营管理。四是聚焦重大项目提速增效。‌实施“甬有碧水”攻坚行动专项审计调查,报送的2篇专报获市领导批示。规范高效完成政府投资项目审价审核103项。针对造价审核发现的预算编制质量不高、人员配合不佳、人证不符等问题,创新发出整改建议函机制,督促建设单位压实管理责任,做好审核“后半篇文章”,有效促进政府投资降本增效。五是聚焦领导干部规范行权。‌安排实施经济责任审计项目7个,涉及12名领导干部(含3个镇街、3个市级部门、1家国企);同步实施1个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项目,相关报告、专报获市领导批示12篇次。联合组织部门出台《市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会商研判实施细则》《会商研判操作指南》《经济责任会商研判模板》。印发《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风险防范清单》《示范案例》《定责实务操作指南》,有力促进领导干部规范用权。撰写的大数据审计案例获评市局优秀案例。

(三)坚持创新规范,有效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一是制度保障持续强化。‌开展“审计现场管理提升年”活动,出台《市审计局全员全流程审计业务质量控制操作规程(试行)》,严格落实“三会”(审前研判会、审中会商会、审后审议会)制度。相关经验在《审计》杂志刊登。联合出台《市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会商研判实施细则》,修订完善《市深化纪检监察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工作机制》,在联动监督、成果共享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新出台联动制度3项;“审计+人大”联动助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做法获省人大常委会高兴夫副主任肯定。二是整改效能显著提升。‌创新运用“加减乘除”工作法(压实责任做加法、优化流程做减法、协同联动做乘法、清除积弊做除法),全力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局主要负责人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作的审计整改工作报告获高度肯定。市人大常委会对压实整改责任、强化“回头看”等提出明确要求。实现历年遗留未整改问题全面“清零”,在上半年区县市重大审计问题清单指数排名中位列榜首。创新联合督查机制,由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牵头,联合市人大预算工委、人大代表及委员会成员单位组成督查组,赴现场开展实地督查指导,推动整改成果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三是内审作用充分发挥。‌统一组织开展全市房屋征迁管理情况市镇同步专项审计调查,实现“部门+镇街”内审协同发力。将审计项目与内审走访深度融合,完成对公牛集团等19家单位的走访指导与经验交流。内审分会新增会员4家(含2家上市企业、1家行政单位、1家事业单位)。出台《市内部审计工作创优办法》,举办“提升内部审计质效、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交流活动3次。全市内审项目计划168个,完成报告备案132个。组织内审培训、大讲堂活动203人次;8名内审人员参与跟班培训,成效初显;选送上报项目中,1个获评省级精品项目,3个获评特色项目;征集上报国家级、省级论文案例24篇,5篇论文入选示范论文,6篇案例入选典型案例。配合市纪委开展村干部小微权力培训授课13次,覆盖1500余人次。四是数字赋能取得突破。‌推进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深化数字化成果运用,拓展对资金绩效和成果的监督广度。完成市投资项目管理系统一级等保备案。出台《市审计局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2项网络安全制度。完成市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系统建设管理专项审计调查,推动市委组织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市首席数据官和数据专员工作制度实施方案》,5个被审计单位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