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46
发布时间:2025-07-05
一、强化思想认识,压实“一岗双责”政治责任
(一)坚持以学促责,夯实思想根基。作为分管领域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责任人,我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学习机制筑牢思想防线。以县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平台,带头领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深入研读中央纪委、省纪委全会精神,并结合分管工作实际撰写8篇学习心得。为增强学习实效性,创新采用三学联动模式,组织农业农村局、水利局等6个分管部门开展纪法小课堂*次,通过案例分析提升学法用法能力;带领班子成员赴红旗渠廉政教育基地等3个省级示范点开展沉浸式教学,现场重温入党誓词;建立清风微课堂线上平台,推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视频*期,覆盖党员干部**余人次。特别在《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专题学习中,我要求各部门对照四个必须八条规范开展自查自纠,推动解决苗头性问题9个,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二)细化责任清单,构建闭环体系。我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抓手,构建起明责、履责、督责、问责的全链条责任体系。年初牵头制定《分管领域全面从严治党三年行动计划》,将*项重点任务细化为农业农村局的三资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水利局的阳光水利工程等7个具体项目,建立管理台账。针对涉农资金监管这一高风险领域,创新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机制,全年开展专项审计3次,发现并整改问题资金**余万元。在制度建设方面,推动出台《涉农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办法》,明确五个严禁纪律要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田水利工程质量问题,建立施工方、监理方、村民代表、纪委监委的四方联验制度,全年开展联合验收*次,整改质量问题7个。通过每月召开党风廉政建设调度会、每季度发布红黑榜、年度开展三级联评,真正实现责任落实可量化、可追溯、可考核。
(三)坚持以上率下,严守纪律底线。我始终以打铁还须自身硬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主动申报个人有关事项3次,拒收礼金礼品折合人民币*万元,对分管部门班子成员开展家访*人次。在作风建设上,聚焦“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推动建立基层减负负面清单,合并压缩报表台账*项,精简会议频次同比下降40%。创新监督方式,在乡村振兴领域推行码上监督平台,群众扫码即可反映问题,累计收到并处理诉求**条。深化以案促改,选取本县查处的2起涉农资金典型案例制作《悔过书》警示教育片,组织分管部门开展三会一书一公开活动,推动填补制度漏洞8处。特别是在节假日等重要节点,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明察暗访9次,发现并整改公款购买土特产等问题3个,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二、正视问题不足,深刻剖析“一岗双责”薄弱环节
(一)责任传导机制尚未形成闭环,存在明显的上热下冷断层现象。尽管已建立较为完善的责任清单制度和量化考核体系,但在压力传导的“最后一公里”仍显乏力。具体表现为对基层站所的常态化督导存在形式化倾向,个别业务部门仍固守业务优先的陈旧思维,将廉政建设视为软任务。第三季度专项督查中暴露的典型案例颇具警示意义,*镇农业服务中心在惠农补贴发放环节把关失守,由于未严格执行三审三公示制度,导致2户明显不符合条件的城镇户籍家庭违规领取补贴资金*万元。这一事件暴露出责任链条在基层末梢出现松弛,个别干部存在上面雷声大、下面雨点小的敷衍心态。深究根源,既有考核评价中廉政权重占比偏低的结构性原因,也存在约谈提醒隔靴搔痒、整改督办虎头蛇尾等执行层面的短板。
(二)日常监督体系尚未完全发挥防火墙作用,存在监督执纪宽松软的突出问题。风险防控的动态化管理机制运转不畅,对分管领域廉政风险点的排查更新滞后于业务发展,部分关键环节的制度执行出现边际递减效应。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领域暴露的问题尤为典型,今年实施的7个项目中,有3个存在施工方资质审查流于形式、隐蔽工程验收走过场等违规情形。*村组甚至出现将**万元标的项目拆分为4个*万元以下项目规避招标的典型案例。这些现象折射出监督探头安装位置不准、焦距调节失灵等深层次问题,一方面,纪检部门过度依赖材料监督,实地核验比例不足*%;另一方面,业务主管部门的嵌入式监督缺位,导致行业监督与专业监督未能形成合力。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干部对苗头性问题存在好人主义倾向,习惯用下不为例代替执纪问责。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