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关于乡镇加强年轻干部“传帮带”工作的情况汇报

浏览量:74

发布时间:2025-05-16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年轻干部“传帮带”工作的通知》精神,*乡镇积极发扬“传帮带”优良传统,将“导师帮带制”作为传承党的优良作风、传授基层工作经验、传递为民服务理念的重要举措,营造了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良好工作氛围。

一、在帮带主体上,力求“精准定位”

*乡镇高度重视帮带导师和年轻干部的选拔与配对,确保帮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帮带导师的选拔上,我们注重从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老干部中挑选。这些老干部不仅熟悉乡镇工作的各个环节,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等方式,我们选拔出了一批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老干部作为帮带导师。

同时,我们将培养重点聚焦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包括新入职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以及村(社区)新进班子成员等。我们认为,这些年轻干部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但在基层工作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惑,需要有经验的导师进行引导和帮助。

为了实现精准帮带,我们根据年轻干部的专业背景、性格特点和岗位需求,为他们精心挑选合适的帮带导师。采用“一带一”或“一带多”的方式,目前已成功安排*名帮带导师与*名年轻干部结成帮带对子。我们以提高年轻干部的“七种能力”为目标,以“严、细、深、实、快”为工作标准,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年轻干部队伍。

二、在帮带方法上,扎根“基层实际”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年轻干部需要掌握扎实的群众工作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帮带过程中,导师们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年轻干部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帮带方法,帮助年轻干部尽快成长。

一是“案例分析”法。导师们在处理邻里纠纷、土地流转、环境整治等具体问题时,会带着年轻干部一起参与,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观察和学习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深入剖析,年轻干部能够更好地理解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实践锻炼”法。导师们会给年轻干部安排一些具体的工作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导师会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工作能力。例如,在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导师会带领年轻干部深入村庄进行调研,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意见,让他们参与规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三是“总结反思”法。导师们会定期与年轻干部一起回顾和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帮助他们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通过对工作中的成功案例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反思,年轻干部能够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