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268
发布时间:2025-05-14
第一篇:县委组织部2025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县委组织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模范机关创建作为重要抓手,引领组工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争当有信念、有担当、有办法、有激情的组工干部,打造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聚焦政治引领,打造忠诚型模范机关。一是强化理论武装体系。坚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首要政治原则,构建三级联动学习机制。建立部务会领学、党支部督学、党小组促学学习体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每周学习必修课。今年以来,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7次,专题研讨12次,撰写政治理论学习笔记人均3万余字。创新云上+线下学习模式,通过赣鄱党建云平台推送学习资料132篇,建立红色早读会制度,组织晨读学习48次,确保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长效化。二是深化红色基因传承。依托县域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五个一党性教育工程。组织全体干部开展重走红军路实践教学,赴圳下战斗遗址开展沉浸式教学16批次,在罗福嶂会议旧址设立常态化教学点,开发《一根火柴点亮中国》等特色课程3门。建立政治生日制度,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发放红色书籍、分享初心故事等方式,强化党员身份意识,累计开展政治生日活动8场次,覆盖党员干部56人次。三是优化警示教育机制。构建三位一体廉政教育体系。以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建立警示教育月制度,组织观看《反腐编剧的贪腐人生》等警示教育片6部,开展以案促改专题研讨4场。创新情景式教育模式,在省级廉政教育基地调查纪念馆开设模拟法庭、忏悔实录等互动教学项目,组织实地警示教育8批次。建立廉政谈话制度,开展新入职干部任前谈话、重点岗位定期谈话、苗头性问题提醒谈话累计32人次。
(二)聚焦能力提升,打造学习型模范机关。一是构建系统化培训体系。实施五个一能力提升工程:每日一小时自主研学、每周一次业务讲堂、每月一本专业书籍、每季一轮技能比武、每年一项创新课题。创新打造组工大学堂品牌,邀请省委党校专家、优秀基层干部等开展专题讲座12场,覆盖600余人次。建立3+X学习套餐,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必学内容与组织工作实务有机结合,编印《组工业务应知应会手册》3辑。二是创新实践培养模式。深化三向培养机制:横向科室轮岗、纵向基层挂职、斜向项目攻坚。建立AB岗工作制度,安排12名干部参与干部考察、驻村帮扶等工作。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结成26对帮扶对子,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38份。组织乡村振兴调研行活动,选派8名年轻干部到重点村蹲点锻炼,形成调研报告15篇,其中3篇获市级优秀调研成果奖。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建设。构建三维考核评价体系,将学习成效与年度考核、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直接挂钩。建立学习积分银行制度,对参加培训、发表文章、获得证书等量化积分,累计兑换学习奖励28人次。设立创新突破奖金点子奖等专项奖励,表彰业务能手15人,优秀创新案例7个。开发组工智库信息化平台,收录优秀调研成果82篇,典型案例56个,实现知识共享最大化。
...
第二篇:县委组织部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县委组织部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党的建设重要思想,以组工干部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重要要求为根本遵循,聚焦深化四强党支部建设为目标,扎实抓好基层党建、干部队伍和人才工作,深化四部建设,持续深化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建设。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政治统领,铸就忠诚可靠的政治堡垒。一是多维构建理论学习体系。建立五学联动机制。制定《深化理论武装二十二条举措》,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8次,举办组工夜校18期,组织晨读一刻钟83场,设置流动学习驿站6个,党员干部人均撰写学习笔记3.2万字。创新开展沉浸式教学,组织赴井冈山、西柏坡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5次,覆盖党员干部126人次。实施思想淬炼工程。开发党课开讲啦系列课程12门,开展支部书记讲坛6期,举办青年理论学习沙龙15场。建立理论学习成效评估机制,组织应知应会测试4次,优秀率从78%提升至95%。强化政治能力建设。制定《重大政治任务落实清单》,建立政治要件办理台账27项,开展“政治体检”专项行动,整改问题13个。在抗洪抢险等应急任务中成立党员突击队3支,在一线发展预备党员5名。二是创新实践载体强基固本。打造行走的党支部。建立1+3+N联系服务机制,每名支委联系3个基层党组织和N名党员。上半年开展基层问诊活动9次,解决换届选举等方面问题23个。研发智慧党建APP,集成组织生活纪实等12项功能,线上办理党员业务327件。深化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投入80万元建成400㎡标准化党员活动中心,设置初心讲堂红书角等特色功能区。制定《党支部工作规范二十条》,细化“三会一课”等制度执行标准,获评市级示范党支部。实施强基赋能计划。建立导师帮带制度,选派12名党务骨干驻村指导。开展党务大练兵活动6次,培育党建明白人42名。开发党务知识库微信小程序,收录制度文件210份。三是服务中心大局彰显担当。乡村振兴帮扶行动。选派26名组工干部担任第一书记,组建农业技术等党员服务队8支。实施支部联建项目15个,协调资金480万元,打造特色产业示范村3个。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资助困难学生37名。营商环境护航工程。建立重点企业党建指导员制度,选派38名党员干部驻企服务。搭建政企直通车平台,召开恳谈会6次,解决用工等问题56件。培育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5个。基层治理提质行动。在城市更新项目中成立临时党支部4个,协调解决老旧小区电梯加装等难题28项。建立红色物业服务站12个,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21支,开展矛盾调解等服务380人次。
(二)坚持创新驱动,锻造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一是打造党建创新矩阵。创建先锋赋能品牌。实施党建创新项目揭榜挂帅,培育红色档案管家等特色品牌6个。开发党建+工作模式,在人才引进等工作中设立党员先锋岗18个。创新案例获评省级优秀工作法。建设智慧党建平台。投入150万元建成全省首个县级党员教育云中心,集成VR党史馆等7大功能模块。开发党员教育课程超市,上线精品课程56门。数字党建做法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构建党建联盟体系。与浙江大学等高校建立校地共建机制,签约党建合作项目8个。组建产业链党建联盟3个,覆盖企业56家。建立跨区域党建协作机制,开展联合主题党日4次。二是淬炼专业能力素养。实施青蓝工程。建立师徒结对制度,结成38对帮扶对子。开展业务大比武6场,评选岗位能手21名。选派12名干部到巡察等岗位跟班学习,储备复合型人才30名。创新培训培养模式。开发三维课堂体系,组织现场教学23次,举办科长讲堂14期,开设夜间充电站28场。建立干部成长档案86份,个性化制定培养方案。强化实践锻炼平台。在项目建设一线设立实训基地5个,安排31名干部参与征迁等重点任务。建立揭榜攻坚机制,组建党员攻关小组7个,破解人才引进等难题15项。三是深化示范引领效应。党员档案管理创标杆。扩建标准化档案中心至380㎡,配置智能密集架等设备,实现2.5万份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定《党员档案管理规范》,创新五色分类管理法。接待中组部等调研12批次,经验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报道。网宣工作树品牌。组建30人网宣队伍,开设组工先锋新媒体矩阵。制作《档案室的故事》等微视频8部,单条最高点击量达15万+。上半年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稿件53篇,获评全省网宣先进单位。作风建设作表率。开展三亮三比活动(亮身份比作风、亮承诺比担当、亮业绩比贡献),评选季度标兵28人次。建立红黄牌预警机制,约谈提醒干部6人次。作风建设工作获县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