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92
发布时间:2025-05-13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市*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创新信访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信访工作水平,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做到“有心”,解决“一站式”服务的问题
信访工作的核心是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县致力于“优”,全力打造“一站式”服务群众来访接待中心。通过整合信访接待、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等资源,构建起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信访服务。不断完善信访渠道,构建“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信访受理平台,确保群众诉求能够及时得到反映。在政府网站开设书记信箱、区长信箱,开通信访热线电话,安排专人负责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和网络举报,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实行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区领导定期到信访接待中心坐班接访,倾听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建立AB角互补工作机制,确保接访工作不断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严格按照“不推诿、不敷衍、不拖延”的原则,认真办理,切实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让群众感受到政府的诚意和担当。区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开展“走访”“约访”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针对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加大协调处理力度,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二、做到“有法”,解决“依法依规”的问题
信访工作必须依法依规进行,才能确保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县着眼于“法”,深入推进依法信访。加强对信访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依法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对于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问题,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通过法定途径解决问题。同时,加强与司法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信访与司法衔接机制,推动信访问题依法解决。加强信访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信访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信访观念,依法有序信访。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活动,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监督机制,加强对信访工作的全程监督,确保信访工作依法依规进行。对违反信访工作纪律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维护信访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做到“有力”,解决“落实到位”的问题
信访工作的关键在于落实,只有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县立足于“实”,强化信访工作的落实力度。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信访工作责任,将信访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确保信访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对重点信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制度,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解决问题。加强对信访问题的分析研判,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建立信访问题台账,对信访问题的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办,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加大对信访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强信访工作队伍建设,提高信访工作人员的待遇和保障水平,为信访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积极推进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信访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访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动态管理,提高信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做到“有效”,解决“群众满意”的问题
信访工作的最终目标是让群众满意,只有群众满意了,信访工作才算真正做好了。*县致力于“效”,不断提高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对信访事项的办理质量的评估,建立信访事项办理质量评价体系,对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办理质量不高的信访事项,及时进行整改,确保信访事项办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建立信访工作回访制度,对已办结的信访事项,及时进行回访,了解群众对办理结果的满意度。对群众不满意的信访事项,认真分析原因,及时进行整改,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积极探索信访工作新机制、新方法,不断创新信访工作模式,提高信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信访工作“示范乡镇”“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信访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今年以来,*县累计受理信访事项*件,妥善化解*件,化解率达到*%,群众对信访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通过扎实有效的信访工作,*县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信访工作是一项关系民生、关系稳定的重要工作。*县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水平,努力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