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市工商联关于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报告

浏览量:56

发布时间:2025-04-30

近年来,市工商联坚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工商联作为党委政府联系商会组织及民营经济人士桥梁纽带的作用,积极拓展以商招商创新途径,全力开展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市实践。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谋划“招凤”策略,吸引高契合同频共振优质企业。一是群策群力,开展产业招商策略研究。率先开展化工、空压机等的传统优势产业研究,重点分析其优化升级的关键点和着力点,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需求,重振该产业面临的瓶颈及应对解决策略。同步探索如何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以及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新途径。研究成果及时与相关部门共享,并提出针对性地向新发展建议及产业集群招商思路。二是明确目标,制定专属招商对接计划。及时向省委统战部、区工商联汇报,获取全国工商联直属商协会、执委企业名单,并联合投促、工信、农业、商务、园区办开展目标商协会、企业筛选。根据产业定位、资源禀赋、配套能力、区位优势等条件,筛选出具有合作潜力与投资可能的重点企业,合理匹配相关县区、新区,并由行业主管部门会同相关县区、新区开展招商策略研究,建立详细的招商信息库。同时,对流转的有效招商信息入库管理,做到一企一策。三是密切协作,实现跨部门高效联动。跨部门联动发改、工信、商务、农业、园区、投促及各县区,对发现的招商线索及时研判、信息共享,确保每一条招商线索都能落到实处;利用每次对异地工商联、商协会、乡贤企业的对接拜访机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对市工商联引入的项目,保证全流程参与、全生命周期服务,确保项目对接顺畅、洽谈疏畅、推进通畅,形成高效的项目落地模式。

(二)拓新“添凤”思路,搭建递进式以商招商协作平台。一是拓宽渠道,加强与异地工商联的联系。借助“粤企入桂”活动、全国工商联执委会等会议活动,与各省、市工商联建立联系,并合理利用全国工商联与各省市工商联平台,与行业协会及商会组织建立联系。联合相关县区、部门、企业进行行业产业专题招商拜访、合作洽谈,搭建更广泛的产业资源网络。2024年以来,市工商联已成功接待了湛江、莆田等多地工商联组织的民企商业考察团,与相关县区、部门、企业之间开展了合作洽谈。与深圳市工联达成了2025年初组团来柳考察的意向,为招商对接搭建了沟通平台。截至目前,市工商联成功与全国工商联及省市级工商联直属的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业商会、家居商会、新能源商会、旅游业商会、汽车电子协会等商协会建立了联系,为后续的对接拜访和合作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拓展人脉,加强与异地乡贤的联系。依托异地籍商会、校友会等组织,加强与异地乡贤的互动,加深他们对现状的认识,激发他们返乡投资兴业的热情。同时,发挥其在各地的人脉资源和影响力,积极宣传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家关注、了解、走进、投资。近几年内,市工商联多次举办了“柳商之约”新春恳谈会,走访了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的多个籍商会及多家行业领域排名前列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乡贤企业,乡贤们纷纷表示愿意为的发展牵线搭桥,引荐更多的优质项目和企业,已初步形成人人为柳招商的良好氛围。三是拓深服务,加强与本地民企的联系。持续开展走访调研、政企座谈等活动,深入企业一线,协助民企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掌握其发展需求与潜力所在。充分发挥工商联作为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进本地民企与其他本地企业之间的互补性合作,以实现高效协作;通过工商联平台,帮助本地民企与外部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引导本地民企的异地合作伙伴向聚集,以实现产业集聚效应。近期,成功举办了江浙沪地区隐形冠军企业与制造业民企的经验分享沙龙,通过出海实践、市场突破策略以及合作需求等方面的交流,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