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02
发布时间:2025-04-27
尊敬的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食品安全专题询问会,这既是对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一次全面检视,也是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契机。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下面,我就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食品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公共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 “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为我们做好新时代食品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宏观层面看,食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领域一旦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不仅会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在全球化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已超越国界,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如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 等,不仅给相关国家的消费者带来了巨大伤害,也对其国家形象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我们必须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食品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民生角度看,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食品的需求已从 “吃得饱” 转向 “吃得好”“吃得安全”。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然而,当前食品安全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滥用、非法添加等,这些问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群众反映强烈。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行动,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从经济发展层面看,食品安全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食品产业是我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食品安全是食品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只有保障食品安全,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食品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反之,如果食品安全出现问题,不仅会导致企业信誉受损、产品滞销,还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为食品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从社会治理角度看,食品安全是衡量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尺。食品安全监管涉及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涵盖农业、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公安等多个部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还需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行业协会发挥自律作用、消费者增强维权意识,形成全社会共治共享的格局。食品安全工作的成效,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加强食品安全治理,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持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食品安全工作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依然存在。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生产经营条件简陋,卫生管理不规范,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风险。二是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有待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手段相对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三是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企业自律意识、消费者维权意识和社会监督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协同配合还不够紧密。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抓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
面对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抓好食品安全各项重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
(一)强化源头治理,筑牢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一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业农村部门要严格规范农药、兽药、化肥、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加大对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控制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问题。要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行为,确保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可追溯,确保消费者能够查询到农产品的产地、生产过程、农药使用等信息,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同时,要培育和发展一批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三是加强产地环境保护。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监测和保护,加大对工业 “三废”、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污染源的治理力度,防止土壤、水源等受到污染,保障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要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等,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二)严格过程监管,确保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安全。一是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要严格食品生产许可管理,严把食品生产准入关,对不符合生产条件的企业坚决不予许可。要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食品生产标准和规范,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食品生产安全。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管,严厉打击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行为。二是强化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加强对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便利店等食品流通场所的监管,严格落实食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等制度,确保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要加强对冷链食品的监管,严格落实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对冷链食品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监管,防止冷链食品受到污染。同时,要加大对网络食品交易的监管力度,规范网络食品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网络购物食品安全。三是规范餐饮服务环节监管。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严格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加强对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加工制作、食品留样等环节的监管,确保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要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村集体聚餐等重点场所,以及小餐饮、小饭桌等薄弱环节,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同时,要加强对餐饮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