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61
发布时间:2025-11-04
一、行动开展情况及主要成效
一年来,县纪委监委紧扣“三化”建设目标,细化任务清单,强化督促落实,纪检监察各项工作在规范、法治、正规的轨道上稳步前行,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聚焦建章立制,规范运行机制更加完善。
一是系统梳理,构建权责明晰的制度体系。围绕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案件审理、巡察监督等核心业务流程,全面梳理现有制度规定,对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制度及时修订完善,对缺失的制度空白及时填补。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共修订完善各类规章制度50余项,新建制度20余项,涵盖了线索处置、立案审查、证据收集、审理报告、案件执行等各个环节,确保权力运行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例如,针对乡镇纪委力量薄弱、经验不足的实际,制定出台了《乡镇纪委工作规范指引》,明确了工作职责、监督重点和程序要求,有效提升了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二是流程再造,优化监督执纪执法操作规程。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流程不畅、衔接不紧等问题,深入分析研判,对线索处置、初核、立案、审查调查、审理、执行等关键环节进行再优化、再细化。推行全链条痕迹化管理,严格落实“一案一卷”制度,确保每项工作都有据可查、全程留痕。例如,在审查调查阶段,全面推行审查调查谈话同步录音录像,进一步规范证据收集和固定,有效防范了程序瑕疵和廉政风险。
三是科技赋能,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搭建纪检监察业务管理系统,实现线索管理、案件办理、数据分析等线上运行,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精准度。通过系统自动预警、流程实时监控等功能,有效避免了人为干预和程序偏差,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了对纪检监察权力的内部制约和监督。
(二)坚持依规依纪依法,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强化。
一是深化学习培训,提升法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纳入常态化学习内容,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全员进行系统学习。举办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班5期,参训人员达3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例如,邀请法学专家进行专题授课,深入解读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和证据标准,提升了办案人员的专业水平。
二是严格程序规定,确保每起案件经得起检验。坚持法定程序是正义的保障,严格执行监督执纪执法工作程序,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全面落实审查调查与案件审理分离、审理人员与调查人员分离的“两分离”机制,案件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重大复杂案件进行集体研究把关,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例如,对拟作出的党纪政务处分决定,严格履行告知、申辩、听证等程序,充分保障被审查调查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强化监督制约,筑牢依规依纪依法履职防线。加强对纪检监察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通过案件质量评查、内部巡察、监督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办案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行“一案双查”,对在监督执纪执法中出现严重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倒查领导责任。同时,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主动公开纪检监察工作信息,以透明促规范,以公开促公正。据统计,一年来共开展案件质量评查20余件,发现并纠正程序性问题10余个,通过自我纠偏,有效提升了案件办理质量。
点赞 1
收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