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十四五”、2025年工作总结和“十五五”、2026年工作安排

浏览量:55

发布时间:2025-10-30

“十四五”期间,在省、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局党组紧紧围绕“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工作目标,主动作为、积极进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就业安置、拥军优抚、信息采集等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为全区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十四五”工作情况

(一)服务保障体系创新发展

“十四五”以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高度重视服务中心(站)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保障基本效能。一是服务体系上力求全覆盖。目前共有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6家,街道、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30家。“十四五”期间,2个退役军人服务站被评为“国家级示范退役军人服务站”;3个退役军人服务站被评为“全省百家红色精品退役军人服务站”;市“五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区街两级实现100%全覆盖。二是服务内容上实行清单化。根据退役军人需求,建立职责明确、相互衔接、规范有序的服务清单。充分整合现有区中心、街道、村社退役军人服务站三级服务保障体系,有效发挥部、省退役军人事务综合管理平台作用,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精细化、精准化、个性化的保障,开展来访接待、政策咨询、权益保障、帮扶救助、就业创业等“一站式”贴心服务。三是服务形式上部站融合推进。持续推进基层武装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融合发展。优化机构设置、整合工作职能,推动部站融合。同进一扇门,办好“为兵事”,为退役军人构建起从入伍到退役的“一站式服务”全链条保障体系,打通从入伍、服役、拥军优属到退役安置等为兵服务全链条。

(二)就业创业工作有力有为

聚焦退役军人的核心关切,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始终把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作为头等大事。一是就业渠道持续拓宽。严格落实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各项政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拓宽退役军人就业渠道。“十四五”期间,为10名下岗、失业转业志愿兵(士官)设立专岗,解决再就业问题。举办退役军人及军属专场招聘会20场,累计500家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8500余个。线上平台年均推送用工及政策信息60条,推动企业纳入“退役军人就业直通车”,岗位匹配效率大幅提升。二是教育培训体系不断优化。根据退役军人的实际需求和就业市场趋势,开展多样化的技能培训课程,涵盖海员、驾驶、销售等多个行业领域,有效提升退役军人的就业竞争力。坚持开展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十四五”期间,共230人参加适应性培训,培训覆盖率均达100%,累计投入500万余元补助退役军人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三是多举措扶持退役军人创业。推进“一中心三基地”建设,挖掘推荐3家企业打造示范基地,助力*****有限公司申报退役军人素质能力提升中心。鼓励区退役军人企业参与省市创业创新大赛。

...

二、2025年工作情况

(一)坚持法治化思维,强化退役军人思政引领

一是全力做好退役军人权益维护工作。定期开展送法进军营、进社区活动。赴京执行两会期间、“9·3”重大活动维稳安保和驻京值守任务,积极稳妥处置突发情况,认真落实退役军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攻坚行动各项工作举措,对排查出的重点人员逐一建立清单台账,确保动态管理、有效管控。对于群体性的敏感问题加强舆论引导,防止涉军问题标签化、污名化。对于个别重点人员会同属地加强稳控包保,坚决守住不发生赴省进京和集体访底线。二是广泛开展关心关爱退役军人活动。结合“四访四送”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活动,联合乡街退役军人服务站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和部分重点信访人,为辖区困难退役军人申请上级关爱基金,切实为退役军人解难事、办实事。协助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开展“拥军保”项目,提高退役军人及其家属的社会化保障水平,增强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和获得感。三是积极发掘组织模范退役军人宣传活动。积极参与江苏省模范退役军人的发掘评选推进工作。****获评江苏省模范退役军人,激发企业内部退役军人群体掀起一股学习热潮,吸引更多企业参与退役军人招聘,形成“就业-贡献-荣誉”正循环。

(二)坚持全周期服务,强化退役军人就业安置

一是提升安置质量。完成6名转业军官的安置工作,提供行政编制岗位10个。接收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14人,安置率均达100%。围绕服务“三后”(后路、后院、后代),牵头协调相关部门成功安置3名随军家属工作。完成30名2025年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的报到和移交接收工作,其中与一名武警某部2年退役的直招士官、军地及本人(家属)签署了三方移交协议。完成2024年19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160万元。二是拓展就业渠道。联合区人社局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6场,7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800余个。通过调研摸排开展“就业直通车”服务,提升岗位适配度;依托微信、QQ等平台向街道、社区退役军人工作群推送企业用工需求及就业政策30余条。推进“兵教师”工作,联合教育部门特设2个事业编制教师岗位,面向退役军人定向招录,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高质量就业任务全市排名第一。三是完善教育培训。开展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不断丰富培训形式,联合交通技工学校开展汽车驾驶、无人机操控等特色课程,联合专业学校积极推进落实“浪花计划”,打造退役军人优质教育培训承训机构。

...

三、“十五五”工作安排

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聚焦教育培训、就业安置、优抚褒扬、权益维护等核心内容,打造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退役军人事务保障体系,全方位推动退役军人事务发展。

一是持续完善服务体系。加快锻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素质优良的队伍,提升服务保障效能;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对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完善应对措施与帮扶计划,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以信息化推进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持续提升移交安置。统筹推进退役军人信息采集、落户登记等手续“一站式”办理。扎实开展适应性、创业、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及个性化培训,确保政策范围内有学习意愿的退役军人参训率达100%。健全“阳光安置”工作机制,安置岗位适配比例达到上级要求。

...

四、2026年工作安排

(一)思想政治引领持续走向深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烈士褒扬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常态化开展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进机关、进军营、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等“五进”活动,以典型示范激励,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时效性和影响力。2026年,持续开展重复信访集中治理、积案化解工作,攻坚化解遗留的信访积案。继续围绕“北京不去、‌省内不聚、‌外省不串、‌网上不炒”的目标,强化领导包案、信访会办、源头防控,实现被动维稳向主动作为的根本性转变。

(二)服务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健全。加强基层站所建设,夯实服务保障的工作基础,丰富完善退役军人“服务清单”,深化服务保障体系。开展“兵支书培养工程”,建立“优秀退役军人—共产党员—村后备干部—村‘两委’成员—村党组织书记”递进培养机制,提升“兵支书”综合素质。重点打造思想引领型、融合发展型、志愿服务型等特色精品服务站,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的质量和水平。

...

(奋书文库发布,全文约6300字)

  • 点赞 3

  • 收藏 5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