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县委“十四五”以来工作总结及“十五五”工作思路报告

浏览量:65

发布时间:2025-10-30

“十四五”时期是**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五年。站在2025年岁末的历史交汇点,回首过去五年,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砥砺前行,有效应对了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十五五”时期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报告旨在全面总结“十四五”以来的工作成效与经验,深刻剖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及2026年的发展蓝图与重点任务,团结和动员全县人民为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一、“十四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四五”以来,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城乡面貌深刻变化、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着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预计到2025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将突破350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50%,年均增长率达到8.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5亿元,是2020年的1.6倍。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的15:40:45优化调整为12:42:46,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形成了以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新型建材为主导的“三大支柱产业”集群。**工业园区成功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驻企业超过2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达到8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取得突破,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产业初具规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8%。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成功打造了茶叶、中药材、精品水果、生态养殖四大特色农业板块。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其中有机认证面积达3万亩,“**山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突破20亿元,成功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农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新亮点,“**古镇”活化利用项目和**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稳步推进,成功举办了五届**国际生态旅游文化节,2025年预计接待游客突破8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75亿元。

——发展动能持续释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十四五”期间,全县新增市场主体3万余户,总量突破8万户。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累计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超过100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超过400亿元。一批具有牵引性的重大项目,如**智能制造产业园、**健康食品产业基地等相继建成投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区域面貌深刻蝶变

我们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城市品质能级大幅提升。高标准完成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形成了“一核两翼、三带多点”的城市空间布局。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累计改造老旧小区210个,惠及居民3万余户。**大道、**大桥等一批重大市政工程建成通车,城市路网结构更加完善。智慧城市建设初见成效,建成了集城市管理、应急指挥、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城市“大脑”,城市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县城建成区面积由30平方公里拓展至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累计建成美丽宜居示范村80个,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8万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脏乱差”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实现了所有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累计实施“组组通”硬化路1200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完成,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进,5G网络和千兆光网实现乡镇以上区域全覆盖。

(三)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财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领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 点赞 2

  • 收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