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9
发布时间:2025-10-30
“十四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五年。县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围绕“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改革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切实履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政策性职能,有力地支持了职工住房消费需求,为促进我县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十四五”工作总结及“十五五”发展规划报告如下:
一、“十四五”时期工作回顾
五年来,县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始终把服务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一)“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十四五”期间,我县住房公积金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各项主要指标均超额完成规划目标。缴存单位从2020年末的1260家增加至2025年末的1850家,增长46.8%;实际缴存职工从2.8万人增加至4.2万人,增长50%;住房公积金累计归集额从18.5亿元增至35.8亿元,年均增长14.1%;缴存余额从7.3亿元增至14.6亿元,翻了一番。资金使用率保持在合理区间,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额累计达到26.7亿元,支持职工购房9850户,有力保障了缴存职工的住房消费需求。制度覆盖面持续扩大,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缴存比例稳步提升,制度的普惠性和公平性得到彰显。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掌上公积金”让职工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二)制度建设与政策创新成效显著。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住房公积金的各项政策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建立健全了覆盖归集、使用、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制度体系。制定出台《县住房公积金缴存管理实施细则》《县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15项,修订完善业务操作规程23项,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在全省率先实施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政策,将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群体纳入制度覆盖范围,两年来累计为3200余名灵活就业人员办理了缴存登记。探索建立了异地转移接续机制,与周边县市实现了信息互通、业务协同,有效解决了职工流动带来的公积金转移难题。优化住房公积金提取政策,增加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老旧小区改造等提取用途,拓宽了资金使用渠道,更好地满足了职工多元化住房需求。
(三)归集扩面工作扎实推进。始终把归集扩面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制度覆盖面,提高缴存比例。建立了单位开户缴存台账,对县域内各类企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摸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加强与人社、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新设立单位信息,实现应建尽建。开展了多轮住房公积金执法检查,对拒不为职工缴存公积金的单位进行约谈督促,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五年来累计新增缴存单位590家,新增缴存职工1.4万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建制率从“十三五”末的32%提升至58%,制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住房公积金政策,提高单位和职工对制度的知晓度和认同度,营造了良好的缴存氛围。
(四)贷款发放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发挥住房公积金政策性住房金融作用,加大对缴存职工购买首套自住住房和改善性住房的支持力度。五年来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9850笔,金额26.7亿元,年均增长8.5%,支持职工购房建筑面积达105万平方米。优化贷款服务,简化贷款手续,压缩审批时限,实现了贷款全流程网上办理,贷款审批时限从15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职工满意度显著提升。建立了贷款风险防控机制,加强贷款审核,严格落实贷款担保要求,确保资金安全。五年来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控制在0.3%以内,资产质量保持优良。根据房地产市场变化适时调整贷款政策,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适度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门槛,更好地满足了职工住房消费需求。
(五)服务效能持续优化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提升服务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为缴存职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梳理优化业务流程,精简办事材料,实现了90%以上的业务“一次办好”。推进“一网通办”,建成了网上业务大厅和手机APP,职工足不出户就能办理缴存、提取、查询等业务,线上业务办理量占比达到75%。加强服务窗口建设,实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开展了“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服务礼仪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建立了服务评价机制,设置满意度评价器,定期收集职工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工作。设立了“绿色通道”,为患重大疾病、遭受自然灾害等特殊困难职工提供快速办理服务,彰显了制度的人文关怀。
(六)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发展。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管理水平、优化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加大投入力度,取得显著成效。建成了覆盖归集、贷款、提取、财务等各个业务领域的综合业务系统,实现了业务办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接入了全国住房公积金数据互联共享平台,实现了与外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信息互通,为职工异地办理业务提供了便利。建立了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了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设备,建立了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了与政务服务平台、不动产登记平台、银行系统等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开发了智能客服系统,为职工提供7×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解答政策疑问,提高了服务的可及性。
(七)风险防控体系日益完善。始终把风险防控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确保资金安全。完善了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了各岗位职责权限,实现了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建立了贷款风险预警机制,对贷款逾期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采取催收措施,防止风险扩大。加强资金监管,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资金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制定了各类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审计监督,主动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认真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堵塞管理漏洞。五年来未发生重大资金风险和安全事故,资金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建立了与公安、法院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对恶意逾期不还贷款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维护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严肃性。
(八)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落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开展了“廉政教育月”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员干部冲在前面,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九)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制度覆盖面仍有待进一步扩大,部分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未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缴存比例还比较低。贷款使用率有待提高,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职工购房意愿下降,贷款需求减弱,资金使用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手段还需进一步丰富,虽然实现了网上办理,但在智能化、个性化服务方面还有差距,不能完全满足职工多元化服务需求。风险防控压力增大,受经济下行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职工收入下降,贷款逾期风险上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十五五”时期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五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五年,也是我县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跨越赶超的重要时期。住房公积金事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必须准确把握形势,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推动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将住房公积金作为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住房公积金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国家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我县城镇化率将进一步提高,城镇就业人口持续增加,为扩大制度覆盖面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社会发展为住房公积金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县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就业岗位持续增加,职工收入稳步提高,缴存能力增强。数字化转型为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加强风险防控提供了有力手段。职工住房需求依然旺盛,随着城镇化推进和居民收入提高,职工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强烈,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需求将保持在较高水平。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国家和省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二)面临挑战。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对住房公积金业务产生较大影响,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职工购房需求减弱,贷款发放量可能出现下滑,资金使用率面临下行压力。人口老龄化加速对制度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缴存人口增长放缓,提取人口增多,缴存额增长可能趋缓,需要统筹考虑资金平衡问题。新业态用工形式多样化增加了归集扩面难度,灵活就业人员、平台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缴存意愿不强,如何将这部分群体纳入制度覆盖范围是一个难题。利率市场化改革对资金保值增值提出更高要求,存款利率下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可能减少,需要探索多元化的资金运用方式。信息安全风险日益突出,网络攻击手段不断升级,数据泄漏风险增加,需要加大信息安全投入,提升防护能力。职工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期望享受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对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城乡之间、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制度覆盖率差异较大,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制度公平普惠。
三、“十五五”时期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职工住房需求为根本目标,健全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管理和运行机制,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在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住有所居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住房公积金事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依法合规运作,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规范业务流程,强化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坚持改革创新驱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效能,激发事业发展活力。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处理好归集与使用、发展与安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推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坚持开放共享理念,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推进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形成工作合力。
(三)发展目标。到2030年,建立覆盖更加全面、功能更加完善、管理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优质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体系,实现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缴存单位达到2500家以上,实际缴存职工达到6万人以上,制度覆盖率达到应建单位的95%以上。住房公积金累计归集额达到6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缴存余额达到25亿元以上,保持合理增长。个人住房贷款累计发放额达到45亿元,支持职工购房1.5万户以上,满足职工合理住房消费需求。资金使用率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资金安全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信息化建设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实现业务全流程智能化办理,服务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资金安全得到有力保障,贷款不良率控制在0.5%以内。职工满意度达到95%以上,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