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4
发布时间:2025-10-27
同志们:
今天召开教育系统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进会,主要是以会议为契机,推动各学校党组织压实党建责任,将廉政要求融入教学管理各环节;同时聚焦师生关切,针对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排查,以实打实的举措解决问题,确保教育系统党建与廉政建设落地见效、走深走实。刚才,XX局长对教育系统下半年党的建设工作作了详细的安排部署,我完全认同,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工作性质,敬畏职业使命
党建与党风廉政建设是抓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障,对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意义。从政治引领看,加强党建能确保教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让教育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阵地,避免教育偏离正确政治航向。从作风保障看,党风廉政建设是净化教育生态的“净化器”,通过整治教育领域不正之风,如违规招生、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让教师心无旁骛深耕教学,让学生在廉洁氛围中树立正确价值观。从育人实效看,党建与廉政建设本身就是生动的“思政课”,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廉洁从教的行为示范,能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出既具专业素养又有高尚品德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教育事业行稳致远筑牢根基。
二、认清问题根源,筑牢思想防线
教育系统点多、面广、线长,社会关注度高。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从城镇学校到乡村教学点,每个办学单位都是重要节点,覆盖师资建设、课程改革、校园安全等多个领域,关联家庭、学校、社会多方主体;从政策制定到基层落实,管理链条贯穿各级教育部门。其质量直接关系孩子成长,每一项举措、每一个变化都牵动着千万家庭的心,也备受社会各界密切关注。刚才,李伟局长的工作总结中,大家听的很清楚,我们的教育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但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一)思想认识层面来看,重视程度存在“温差”。个别学校和干部对党建与党风廉政建设的认知存在偏差,未能真正将其摆在“根本保障”的突出位置。一方面,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把教学质量、升学率、科研成果等显性指标作为核心考核内容,而将党建工作视为“软任务”,在资源投入、时间安排、人员配备上有所倾斜,导致党建与业务融合不紧密。另一方面,部分党员教师对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教育领域风险较低,不存在严重廉政问题,放松了自我要求,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警惕性不高,比如在教辅、校服征订,设备、食材采购等环节存在的隐性利益输送风险,未能及时察觉和防范。
(二)制度执行层面来讲,落地见效存在“落差”。虽然教育系统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党建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但在基层执行中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一是制度衔接不够顺畅,部分制度针对宏观层面制定,缺乏贴合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实际的实施细则,导致基层学校在执行时难以精准落地。如,职业教育与中小学在管理上存在较大差距,需结合实际进行修订。二是制度执行缺乏刚性约束,对违反制度的行为惩处力度不足,存在“宽松软”现象。比如,对“校园餐”、基础教育公平、师德师风等问题,有时仅以批评教育、提醒谈话为主,未能形成有效震慑,导致部分问题屡禁不止。
(三)监督管理层面来说,覆盖范围存在“盲区”。教育系统点多面广的特点,使得监督管理难以实现“全方位、无死角”,存在部分领域监督缺位的问题。一是基层末梢监督薄弱,乡村教学点、偏远地区学校等基层单位,由于地理位置分散、人员数量少,往往成为监督的“薄弱点”,部分党建工作流于形式,廉政风险排查不到位。如,一些乡村学校在食堂管理、专项资金使用等方面,因缺乏有效监督,可能存在违规操作问题。二是重点领域监督不够深入,在基建工程、物资采购等廉政风险较高的领域,虽然建立了监督机制,但有时存在“重过程、轻结果”“重事后查处、轻事前预防”的问题,未能从源头遏制腐败风险。
三、严实工作责任,激活党建效能
在座的各位都是学校党组织的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从中小学校的实际出发,立足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回应治理能力提升的新要求、满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期待,推动党建引领教育教学工作见到成效。
(一)在整体发展方面发挥导航定向作用。为确保学校发展不偏离方向,党组织应发挥导航作用。首先,要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为学校所在区域的群众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价值取向。其次,要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中对学生思想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重要影响,党组织要建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第三,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仅关系学生的成长质量,而且关系教育的效果,党组织要自觉扛起德育工作的主体责任,健全德育工作体系,深化“大思政课”格局研究,抓好教室、图书馆、宣传栏、橱窗展板、食堂和网络等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与管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在工作大局方面发挥纵览全局作用。学校党组织在事关工作大局的重要方面,要发挥纵览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首先,要构建新的学校治理体系。学校要改变过去的管理方式,采用新的治理理念,让更多的主体,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乃至学校周边社会单位,共同参与到学校的治理中,发挥众人智慧,群策群力,促进学校发展。其次,要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有目标、有步骤、有策略的学校发展规划,能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时间表和高效的路线图,能够引导学校沿着高质量的轨道快速发展。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不是闭门造车的产物,也不是主观臆想的结果,而是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调动包括校长在内的学校各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将学校的发展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准确诊断学校发展现状, 深刻把握新时代学校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组织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到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中来, 党组织要将党的意志和要求融人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中,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把舵定向。第三,要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主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党建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标, 学校党组织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应结合教育教学工作来进行, 把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