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副区长2024年度个人述职报告(3900字)

浏览量:68

发布时间:2025-10-20

根据区委安排,现将本人2024年度履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聚焦政治建设,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

一年来,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年参加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个人自学笔记达3万余字,撰写心得体会8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分管领域的重要论述,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

(二)坚持以党的政治纪律为准绳规范言行。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请示报告制度,重大问题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不擅作主张、不越权行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头过紧日子,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方面严格按规定执行。

(三)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分管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在分管领域落地见效。全年主持召开分管领域专题会议32次,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47个,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二、聚焦中心工作,全力推动分管领域实现新突破

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统筹推进分管领域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深入实施产业强区战略,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家。推动5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总投资达45亿元,其中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新材料产业园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年产值可达15亿元,填补了我区在该领域的空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完成技改项目18个,技改投资增长12.6%。

(二)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全年带队外出招商考察16次,走访企业120余家,对接洽谈项目35个。成功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2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实际到位资金37.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5%。*智能装备制造项目从接洽到签约仅用时45天,创造了“*区速度”。建立重点项目“一对一”服务机制,协调解决土地、资金、用工等问题26个,推动8个签约项目提前开工。

(三)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压减行政审批事项12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建立企业服务直通车制度,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全年受理企业诉求368件,办结率98.6%,满意率96.3%。组织召开政企座谈会8次,收集企业意见建议73条,已落实解决61条。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为企业减税降费2.3亿元,发放各类扶持资金1.8亿元,惠及企业560余家。

(四)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区研发投入强度达2.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与5所高校、3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创新平台6个。*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5亿元,增长18.7%。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入驻企业46家。

(五)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6次,排查整改隐患1260处,整改率100%。开展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关停取缔不符合安全条件企业17家。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修订完善应急预案32个,组织应急演练18次。*化工企业发生险情后,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妥善处置,避免了事故扩大。

三、聚焦民生福祉,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一)就业创业工作扎实推进。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800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13%。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5期,培训2300余人次。组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12场,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200万元,扶持创业560人,带动就业2100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20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下岗职工通过创业培训和贷款扶持,开办了家政服务公司,不仅自己实现再就业,还带动18名下岗职工就业。

(二)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年教育支出达5.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8.7%。新建改扩建学校3所,新增学位2400个,有效缓解“大班额”问题。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招聘教师120名,培训教师1600人次。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55所学校实现智慧校园全覆盖。开展课后服务试点,惠及学生8000余人,解决了家长“三点半”接娃难题。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