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9
发布时间:2025-10-1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集团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建设中期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最新精神,总结今年以来我们机制建设的进展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刚才,班子里的几位同志都结合分管领域,汇报了各自责任项目的推进情况和“一岗双责”的履责情况,讲得都很好,既有成绩的总结,也有问题的剖析,更有下一步的打算。我对大家逐一作了点评,肯定了我们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也指出了需要警醒和改进的问题。
总的来看,自年初部署以来,集团党委和各级党组织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区委的决策部署,围绕“四责协同”机制建设,在明晰责任、细化项目、推动落实上做了大量工作,责任体系更加健全,履责意识普遍增强,管党治党与业务发展的融合度有所提升,为集团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上级的严格要求,对标集团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对标广大职工群众的热切期盼,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小差距。比如,责任压力传导“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责任项目与业务工作的“两张皮”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协同联动不够紧密,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和“一岗双责”之间尚未完全形成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强大合力;一些同志对“四责协同”的理解还停留在概念层面,未能将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思路和有效方法。特别是回顾去年*市纪委监委对我们的巡察反馈,其中指出的41项问题和提出的85条整改措施,虽然我们在制度层面和短期行动上已全部落实,但一些深层次、根源性的问题是否真正根除,管党治党宽松软的土壤是否彻底改良,还需要我们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因此,我们今天召开这个中期推进会,就是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政治体检”和“工作复盘”,就是要发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推进“四责协同”机制建设,既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也是驱动集团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绝不是一阵风、走过场,必须一抓到底、务求实效。下面,我结合大家的汇报和日常掌握的情况,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在思想认识上再深化,深刻把握“四责协同”的政治属性与时代内涵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四责协同”机制的本质,就是通过构建一个责任清晰、环环相扣、齐抓共管的责任共同体,将党的领导具体化、制度化、流程化,确保党中央和市区两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在集团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执行。我们作为*区重要的区属国有企业,承担着区域发展、民生保障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使命,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关乎党的形象、政府的公信力和区域发展的稳定大局。因此,我们理解和推进“四责协同”,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党风廉政建设的狭义范畴,必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把握其核心要义。
(一)要从“国之大者”的高度,深刻认识“四责协同”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的根本保证。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四责协同”机制,正是这个“根”与“魂”在管党治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它通过明确党委的主体责任,确保了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和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压实党委书记的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确保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内嵌到业务工作全过程;通过强化纪委的监督责任,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我们必须清醒,集团的一切业务工作,本质上都是政治工作。无论是推进城市更新的重大项目,还是管理运营数百万平方米的存量资产,抑或是服务千家万户的物业管理,背后都体现着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如果管党治党责任落不到实处,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那么我们的业务发展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甚至滋生腐败,侵蚀国有资产,损害群众利益。因此,抓好“四责协同”,就是抓住了加强党的领导这个牛鼻子,就是为集团行稳致远筑牢最坚实的政治根基。
(二)要从应对风险挑战的维度,深刻认识“四责协同”是推动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们集团自身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市场竞争、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等多重压力。风险无处不在,挑战前所未有。这些风险,既有来自市场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也有来自内部的管理风险、廉洁风险,更有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风险。防范化解这些重大风险,靠什么?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我们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和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四责协同”机制,恰恰是防范化解风险最有效的治理工具。它通过责任的协同,能够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及时发现和纠正决策失误、管理漏洞和违纪违法行为,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它通过压实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能够倒逼我们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在谋划工作、推进项目时,把风险想在前面、把预案做在前面。它能够将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我们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当我们的每一个决策都经过了严密的政治把关,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受到了严格的监督,每一名干部都习惯了在监督和约束下工作,我们的发展必然会更安全、更健康、更可持续。
(三)要从服务战略全局的角度,深刻认识“四责协同”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践行国企使命担当的重要途径。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必须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四责协同”机制通过强化责任传导,推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将集团发展深度嵌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无论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区域协调发展,还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服务民生保障,都需要通过“四责协同”确保政治方向不偏、战略执行有力。它要求我们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必须首先考虑是否符合党和国家利益;在推进重点项目时,必须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在考核评价成效时,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这种机制能够有效避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政治责任的现象,确保集团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真正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二、聚焦关键环节,在责任落实上再加压,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闭环管理体系
“四责协同”机制建设,不能搞花架子,必须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关键就在于要紧紧扭住“明责、履责、督责、问责”这四个环节,形成一套设计科学、执行有力、监督到位、奖惩分明的闭环管理体系,确保责任链条严丝合缝、压力传导不打折扣。
(一)要在“明责”上求“精”,推动责任清单向“精准画像”转变。责任清单是履责的基础和依据。目前我们虽然都建立了责任清单,但有的还比较笼统、宽泛,存在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问题。下一步,我们的责任清单要进一步提质升级。一是要动态化。要根据上级精神、形势任务和业务重心的变化,每年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确保清单内容始终紧跟时代步伐、紧贴集团实际。二是要个性化。要紧密结合班子成员的分管领域、部门的核心职能、子公司的业务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责任清单,明确每个岗位在管党治党和业务发展中具体“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真正实现“一人一岗一清单”。三是要项目化。要将清单中的重点、难点任务,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可量化、可考核的责任项目,明确项目目标、推进措施、时间节点和预期成果,使软性的责任要求变成硬性的工作指标。今年上半年,我们修订完善了各类责任清单共计*项,立项推进了*个重点责任项目,这就是很好的开端,要坚持下去。
(二)要在“履责”上求“实”,推动日常工作向“过程纪实”转变。责任定了,关键在干。如何确保履责过程不虚不空?核心是建立健全履责纪实制度。我们要探索建立集团统一的“四责协同”履责纪实信息平台,要求班子成员和各部门、各子公司负责人,将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的情况,如开展廉政谈话、检查下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处置苗头性问题等,随时记录、全程留痕。这不仅是述职评议的依据,更是保护干部、督促进步的有效手段。同时,要大力推行项目化管理。对于年初确定的责任项目,要像抓工程项目一样,建立台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集团党委要定期听取项目进展汇报,协调解决推进中的困难。例如,我们正在推进的“阳光采购平台优化项目”,就是要通过技术手段和流程再造,扎紧制度笼子,这就是履责于行、融入业务的生动体现。纪委要将这些项目的推进情况作为日常监督的重点,确保项目不偏向、不走样、不烂尾。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