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61
发布时间:2025-10-09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三季度学习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根据本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我结合近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再学习、再深化,以及分管领域的教育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和认识,与大家共同交流研讨。我发言的主题是“在深学细悟中汲取智慧力量,于知行合一中扛起时代担当”。
一、深学笃行,在追根溯源中准确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考验,唯有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一)深刻领会其一脉相承的历史逻辑。党的创新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孕育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它科学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学习这一理论,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从而增强历史自觉,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
(二)系统掌握其科学严谨的理论逻辑。党的创新理论是一个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它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从“十个明确”到“十四个坚持”,再到“十三个方面成就”,贯穿着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坚持和运用,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我们必须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完整、准确、全面地把握其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三)深切感悟其与时俱进的实践逻辑。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创新理论最鲜明的品格就是与时俱进,它直面时代课题、回应实践要求,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建设美丽中国,从构建新发展格局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创新理论的每一次发展,都源于对实践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总结,又反过来为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引。这启示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学习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二、聚焦重点,在对标对表中深刻理解当前阶段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特别是对当前事关全局的几个重大战略问题,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一)深化对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的认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我们教育领域而言,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深刻把握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地位,思考如何通过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科技,根本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我们县的教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核心,思考如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抓好基础教育,更要大力发展与我县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紧密对接的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二)深化对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认识。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在教育领域,统筹发展和安全同样至关重要。一方面,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全面贯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任务。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这不仅包括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传统安全问题,也包括学生心理健康、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校园欺凌等新型安全挑战。我们必须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把安全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教书育人环境。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