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人大领导在县委理论中心组关于“守规矩、负责任、办好事”的研讨发言材料

浏览量:62

发布时间:2025-10-09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围绕“守规矩、负责任、办好事”这一主题,我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和个人学习思考,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与大家交流。

“守规矩、负责任、办好事”,这九个字,言简意赅,内涵丰富,辩证统一,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党员干部“如何做人、如何用权、如何干事”的重大问题,为我们履职尽责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和行动遵循。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深刻领悟其核心要义,并将其贯穿于履职的全过程、各方面。

一、深刻理解“守规矩”是履职之基,始终做到心中有戒、行有所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规矩”既包括党章党纪、国家法律这些成文的“硬约束”,也包括党的优良传统、工作惯例这些不成文的“软遵循”。守规矩,是安身立命的基石,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一)要把政治规矩挺在前面。最大的规矩就是政治规矩。作为人大干部,更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向县委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人大工作始终在县委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有序开展。绝不能把依法履职同党的领导对立起来,更不能打着“代表人民”的旗号,挑战党的领导。

(二)要把法律规矩刻在心中。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关,必须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坚持依法办事、依规用权,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行使职权。无论是开展监督工作,还是作出决议决定,都要于法有据,确保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要善于运用法治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三)要把纪律规矩融入日常。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带头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注重家风建设,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人。要净化自己的“生活圈”“社交圈”,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二、深刻理解“负责任”是履职之要,始终做到心中有责、敢于担当

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负责任,体现的是担当精神,是党性觉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一)要在服务发展大局中负责任。人大工作不是“二线”,而是服务发展、保障善治的“一线”。要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找准人大履职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聚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改革攻坚的难点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方式,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以高质量的监督助推县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要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变为全县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二)要在维护群众利益中负责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密切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家、站、点”履职平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督促“一府一委两院”切实加以解决,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