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25
发布时间:2025-10-06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集团党委(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市委和区委的最新会议要求,系统总结集团前一阶段贯彻落实******精神学习教育的成果,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巩固拓展成果、常态化长效化推进作风建设的重点工作。刚才,*同志通报了集团学习教育的开展情况,总结了成绩,也指出了不足,我都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在更高站位上把握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进入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作风建设不仅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发凸显。对于我们*集团而言,抓好作风建设,不仅是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更是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障。
(一)加强作风建设是应对当前严峻经营挑战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的背后依然潜藏着不小的风险与挑战。根据集团2024年的年度报告和经营分析,几个关键风险点需要全体同志高度警惕。一是债务规模增加的风险。随着集团业务板块的拓展和重点项目的推进,我们的融资需求持续存在,有息负债比例有所上升,这考验着我们的资金链安全和再融资能力。二是经营性净现金流波动的风险。部分项目的回款周期与开发进度紧密关联,导致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较大波动,这对我们的精细化管理和市场预判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存货占比较高及跌价的风险。部分业务板块的存货,特别是开发成本和库存商品,占用了大量资金,一旦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将直接冲击我们的盈利能力。这些经营上的“硬挑战”,背后往往有作风上的“软肋”。试想,如果我们的干部满足于过去的功劳簿,缺乏“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对市场风险视而不见、反应迟钝,债务风险就可能演变为现实危机。如果我们的团队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满足于开会发文、汇报总结,却在项目推进、成本控制、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抓得不紧、落得不实,现金流的波动就难以平抑。如果一些同志缺乏担当精神,面对历史遗留的存货问题,习惯于“等一等、看一看”,不敢动真碰硬、创新方法去盘活,存货跌价的风险就会持续放大。因此,作风建设绝非务虚之功,而是解决我们生存发展问题的关键一招。抓作风,就是抓管理、抓效益、抓核心竞争力。
(二)加强作风建设是落实集团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集团党委确立了“五商五力”的战略发展方向,这是我们立足区域功能定位、着眼长远发展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所谓‘五商’,就是要努力成为卓越的城市更新综合服务商、领先的区域功能开发运营商、专业的资产资本价值管理商、可信赖的民生服务保障供应商以及富有活力的产业生态集成商。而要实现这“五商”的宏伟蓝图,就必须以内在的“五力”作为坚实支撑,即:强大的战略引领力、卓越的市场竞争力、持续的改革创新力、严密的风险控制力以及深厚的文化凝聚力。这一战略蓝图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依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去冲锋陷阵、攻坚克难。如果我们的作风漂浮,战略规划就会停留在纸面上,无法转化为各个业务板块的具体行动和发展实效。如果缺乏求真务实的作风,市场调研就可能流于形式,项目决策就可能脱离实际,最终导致投资失误。如果缺乏改革创新的锐气,面对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重构等深刻变革,就只能墨守成规、被动应对,最终错失发展良机。如果缺乏严谨细致的作风,风险防控体系就可能存在漏洞,合规经营的底线就可能被突破。可以说,优良的作风是战略执行的“催化剂”和“倍增器”,不良的作风则是战略落地的“绊脚石”和“腐蚀剂”。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