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1
发布时间:2025-09-29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网信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传达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到市委网信办调研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近期召开的推进“十五五”网信规划编制工作视频会议要求,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刚才,几位县(市、区)的同志和我们办里的科室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谈了认识、讲了问题、提了建议,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精神,在把握大局大势中坚定信心、扛起使命
前不久,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专门到我们市委网信办进行调研指导,与我们亲切座谈,对全市网信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们网信队伍的精神面貌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对网信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我们网信干部的亲切关怀。这既是巨大的鼓舞,更是有力的鞭策。全市网信战线的同志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市委领导的肯定与期许,将其转化为感恩奋进、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全面把握市委提出的“五种能力”核心要求,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化责任担当,主动扛起新时代网信工作的职责使命。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网信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今天已经是2025年9月4日,我们正处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历史交汇点。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等新技术催生新业态、重塑新格局,但围绕网络空间话语权、规则制定权、安全主导权的博弈也日趋激烈。根据最新的网络安全态势报告,截至2025年,全球范围内的勒索软件攻击频率预计将达到每2秒一次,由数据泄露造成的平均损失已超过500万美元,供应链攻击、AI驱动的深度伪造诈骗等新型攻击方式层出不穷,网络安全威胁已经从技术层面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乃至国家安全的各个领域。从国内看,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网络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但与此同时,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网络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风险性、网络违法犯罪的多样性等挑战依然严峻。如何有效防范化解网络舆情风险,如何以信息化驱动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构建清朗健康的网络生态,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具体到我们*市,全市网信工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稳中有进、亮点纷呈。但我们也要正视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部分县(市、区)对网信工作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认识还不够到位;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仍存在薄弱环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网络综合治理的精细化、法治化水平还有提升空间;网信人才队伍建设与飞速发展的网信事业还不完全匹配。因此,全市网信系统的同志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既要从市委领导的肯定中汲取奋进力量,振奋信心、鼓足干劲;也要从严峻复杂的形势中看到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奋力开创我市网信工作新局面。
二、聚焦“一二三四五六”工作思路,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网信工作,必须要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抓手。结合市委网信委年度工作要点和市委领导的指示要求,我们初步确立了“一二三四五六”的总体工作思路,以此作为统揽全市网信工作的总纲。
“一”就是紧扣“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网信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最大政治优势。我们必须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网信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将其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
“二”就是统筹“两大主题”。这两大主题就是发展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筑牢网络安全屏障,坚决捍卫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就是打好“三场硬仗”。第一场是网络意识形态主动仗。要巩固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精心组织重大主题宣传,做大做强正面声音,让党的声音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要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各类网络阵地的管理,坚决同各种错误思潮和言论作斗争。第二场是网络安全防护攻坚仗。要持续深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查和应急演练,提升态势感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要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活动。第三场是网络空间生态治理持久仗。要深入推进“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拳整治网络暴力、网络谣言、“自媒体”乱象等突出问题,持续净化网络生态,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四”就是健全“四大体系”。一是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职、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二是健全网络法治工作体系。加强网络领域地方立法研究,强化网络执法监督,提升全民网络法治素养,做到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三是健全技术治网支撑体系。要持续建强用好我们市级的网信工作平台,加强与省级技术力量的对接,不断优化平台功能,提升数据分析、风险研判、指挥协同的实战效能。四是健全人才队伍建设体系。要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网信铁军。
“五”就是实现“五大赋能”。要以信息化、数字化赋能经济发展,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赋能社会治理,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赋能民生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赋能文化繁荣,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加快建设数字乡村,弥合城乡数字鸿沟。
“六”就是抓好“六项工程”。要谋划和实施一批具有牵引性、标志性的重大工程。比如,网络正能量传播“繁星”工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金钟罩”工程、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护城河”工程、“清朗”网络生态治理专项工程、网信人才“领航”工程、全民数字素养提升工程等,通过项目化、清单式管理,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