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2
发布时间:2025-09-24
同志们:
这次区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国务院及省市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全区防震减灾工作情况,科学分析震情形势,安排部署今年防震减灾工作任务。刚才,区地震局传达了国家、省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全区防震减灾工作情况,对今年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区教育局和消防大队做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希望大家按照此次会议精神,抓好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做到“三个务必”
总的来说,去年各街道、各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围绕既定目标任务,以加强“预、防、救”三大体系建设为重点,团结协作,扎实工作,全区防震减灾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下面,我将当前我区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不足,跟大家再强调一下:
一是震情形势复杂严峻,务必要提高警惕。我区处于***强震带和****地震带的中间地带,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历史上曾发生过特大地震,造成重大损失。去年,*******被国家列为地震危险区,我市部分地区被列入,震情形势不容乐观。对此,各街道、各部门务必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严加防范,牢固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无防”的思想,决不能掉以轻心、放松警惕。
二是地震灾害后果严重,务必要高度重视。事实证明,地震本身的巨大破坏和次生衍生灾害的叠加放大效应,对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与过去相比,我区重大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高,如果不尽快改变地震安全基础薄弱的局面,一旦发生大的地震,造成的损失将难以估量。可以说,防震减灾工作已经成为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各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把防震减灾放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定位,放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来认识,宁可有备无震,不可有震无备或备之不足。
三是防震减灾基础薄弱,务必要清醒认识。近年来,我们在防震减灾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等原因,总体上看,我区防震减灾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一些先进县区的差距还很大。主要体现在:部分街道和部门对防震减灾工作不够重视;一些老旧房屋抗震设防能力不强,公众防灾避险能力有待提高,应对大震巨灾的准备依然不足。这些问题大家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切实做到“三个加强”
防震减灾,关键在“防”,重点在“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防震减灾工作必须按照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监测预报、综合防御和应急救援三种能力建设,努力把地震灾害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一是加强地震群防群测工作。我市是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而我区又没有自己专业的地震监测台站,这就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做好群测群防工作。区地震局要密切加强与市局密切联系,力求准确了解震情总体变化趋势,尽可能给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要继续推进“三网一员”队伍建设,切实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群防群测网络体系。各街道、各部门要完善地震灾情速报系统,做到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地震灾情信息并及时上报,基本满足政府在第一时间掌握地震动态信息、指挥抗震救灾、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需要。
二是加强地震防御基础工作。区住建部门要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严格执行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严格进行抗震设防审查备案。要结合当前全市开展的旧城改造工作,加大对城中村、农村老旧房屋的改造力度,消除抗震设防安全隐患。要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努力把全区所有的中小学建设成为政府放心、群众安心、确保师生安全的优质工程。要开展建筑物抗震性能检查工作,对存在地震安全隐患的水库、旧房、道路等坚决按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改造,切实消除隐患。要加快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依托广场、公园、绿地、学校等公共设施,进一步拓展城市防震避险空间,确保地震发生后满足疏散和灾民安置需求。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