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63
发布时间:2025-09-22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镇党委(扩大)会议暨作风建设总结大会,既是全面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工作成效的总结会,更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再启新程的动员会。刚才,镇纪委通报了作风建设专项检查情况,部分村(社区)、站所作了交流发言,既有成绩展示,也有问题剖析,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刀刃向内的勇气。总体来看,全镇上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持续增强,干部作风整体向好,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但也要清醒看到,个别单位仍存在“躺平式”应付、“推拖绕”现象,一些干部责任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足、服务群众不够主动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警醒反思、坚决整改。
当前,正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镇正处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攻坚阶段。越是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越需要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作支撑。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我们要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激发内生动力、提升执行效能,真正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以优良作风保障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乎事业成败。近年来,党中央反复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作风建设抓起”,总书记多次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这一警示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从我镇实际看,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否畅通,关系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与满意度。去年以来,我们持续推进“干部作风整治年”行动,开展明察暗访67次,发现问题线索38条,处理问责干部11人,通报典型问题6起,有效刹住了歪风邪气。但不可否认,仍有少数干部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消极心态,有的对上级部署置若罔闻、阳奉阴违;有的面对群众诉求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有的热衷于“材料政绩”“数字报表”,忽视实地调研和群众真实感受。这些现象虽属少数,却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影响发展环境,必须坚决纠治。
我们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作风建设,将其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抓手,作为推动中心工作落地见效的根本保障。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扛起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良好格局。全体党员干部要自觉把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二、聚焦突出问题,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作风建设不能空喊口号,必须奔着问题去、盯着实效改。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靶向施治,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解决“不想为、不愿为”的懈怠心态。个别干部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对此,要健全激励机制,树立鲜明用人导向,让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舞台、受重用。对连续两年绩效考核排名靠后的岗位人员,视情调整岗位或组织培训。同时,设立“先锋示范岗”“一线攻坚组”,鼓励干部主动请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实战中锤炼本领、展现价值。
(二)着力整治“慢作为、乱作为”的低效顽疾。一些部门办事流程繁琐、审批周期长,群众反映强烈。要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改革,全面梳理权责清单,优化审批事项流程,力争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推广“帮办代办”“上门服务”模式,特别是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行“一对一”帮扶。建立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杜绝“踢皮球”“打太极”。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