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0
发布时间:2025-09-09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安委会(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上级公司三季度安委会的精神,全面总结我们上半年在安全生产经营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深刻剖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挑战,并对三季度及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系统部署和周密安排。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回顾总结、查漏补缺的“复盘会”,更是一次认清形势、加压奋进的“动员会”。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客观审视上半年工作:成绩与不足并存,根基与短板同在
今年以来,面对煤炭市场深度调整和安全生产压力持续加大的双重考验,公司上下同心同德,砥砺奋进,围绕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总体来看,上半年的工作可以用“稳中有进、难能可贵”八个字来概括。“稳”主要体现在基本盘的稳定。我们的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平稳,没有发生重伤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为公司的改革发展营造了相对安定的环境。我们的职工队伍保持了稳定,即便在煤炭市场下行、经营压力巨大的背景下,我们依然千方百计保障了职工的工资收入,职工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人心思稳、人心思进的氛围没有改变。“进”主要体现有多方面的进步。一是经营指标逆势完成。在市场“寒冬”中,我们的商品煤销量、掘进进尺等多项关键指标,都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完成了既定目标,这是全体干部职工顶住压力、苦干实干的结果。二是管理效能有所提升。我们持续优化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激发了内生动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得到加强,执行力、落实力有了新的改善。三是技术难题攻关取得新成效。长期困扰我们的顶板管理、瓦斯综合防治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抽采效率和掘进单进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技术保安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年初承诺为职工办理的几件实事好事,都已落地见效,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实在的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公司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我们在座各位,以及全公司广大干部职工不畏艰难、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公司党支部和经营班子,向大家道一声:辛苦了!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以一种“旁观者清”的冷静和“当局者迷”的警醒,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问题。安全生产领域“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任何一丝一毫的松懈和麻痹,都可能导致“一失万无”的颠覆性后果。刚才,*同志传达了全市煤矿7月份安全例会及上级公司*副总经理的讲话精神,通报了近期省、市发生的几起典型煤矿事故,也全面回顾了我们公司上半年的工作,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诸多不足。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安全思想的“麻痹点”依然存在。有的干部职工对当前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和严峻复杂性认识不足,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特别是上半年安全形势相对平稳,容易滋生“歇歇脚、松口气”的自满情绪和侥幸心理,对风险的嗅觉变得迟钝,对隐患的容忍度有所提高,这是极其危险的信号。二是责任落实的“断链点”依然存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虽然已经建立,但在实际运行中,压力传导层层递减的问题依然突出。少数干部现场跟班带班不实现象仍然存在,对现场关键环节、重点部位的管控不到位;部分岗位的职工安全确认执行不严、互保联保流于形式,“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有责”的意识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三是现场管理的“薄弱点”依然存在。“三违”现象屡禁不止,根源在于现场管理不严不实。习惯性违章、图省事、走捷径的行为仍有市场,对安全规程和操作流程的敬畏之心不足。特别是随着生产接续日益紧张,外来队伍人员增多,人员构成复杂化,给我们的现场管理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四是专业管理的“滞后点”依然存在。特别是瓦斯治理工作,作为我们矿井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仍然存在治理理念、技术手段、管理措施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问题。瓦斯抽采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局部区域瓦斯超限的风险依然存在,这始终是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些问题,每一个都关乎安全大局,每一个都可能成为事故的导火索。我们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深刻反思、深挖根源,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逐一加以解决,绝不能让小问题演变成大隐患,绝不能让小管涌溃决千里之堤。
二、深刻把握当前形势:压力与机遇并存,责任与使命在肩
认清形势,是正确决策、科学应对的前提。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内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各类风险挑战交织叠加的特殊时期。我们必须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形势,既要看到“危”的一面,更要看到“机”的一面,从而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从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来看,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当前,煤炭市场正在经历一轮深刻的结构性调整。有专家分析指出,这并非简单的周期性波动,而是趋势性变化。一方面,国内先进产能持续释放,产能长期来看处于过剩状态;另一方面,新能源的替代效应逐步显现,加之进口煤的冲击,共同导致了煤炭价格中枢的持续下移。这意味着,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已经彻底成为过去时,企业将长期面临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压力。我们必须丢掉幻想,做好长期“过紧日子、苦日子”的思想准备和行动准备。这要求我们必须向管理要效益、向创新要动力,把精益管理的理念贯穿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从安全生产监管来看,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压态势。安全是煤矿的“天字号”工程,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省考察时,反复强调要“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指明了方向。越是市场下行、经营困难,越容易滋生“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投入”的错误倾向,越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各级党委、政府和监管部门对此保持着高度警惕,各类安全督导、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的力度、深度和频次都将是空前的。近期,上级部署的瓦斯防治、“体检式”精益核查等专项行动密集展开,就是强烈的信号。我们任何心存侥幸、试图打“擦边球”的行为,都将是自寻死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依法依规组织生产,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