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银行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55

发布时间:2025-09-07

同志们:

每次召开全行工作会,我都在思考一个根本性问题:*银行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每天忙碌奔波,处理成千上万笔业务,审批数以百计的报告,这一切的价值归宿在哪里?我想,答案不在我们冰冷的报表里,而在我们服务的每一位客户温暖的笑容里,在每一位员工奋斗的汗水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并深刻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金融的本源是服务人,*银行的发展要依靠人,发展的成果也要惠及人。今天,我想换一个视角,不谈宏大的战略,少讲冰冷的数字,和大家谈谈“人”,谈谈我们的客户,谈谈我们自己,共同思考如何回归本源、重塑价值。

一、把客户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有温度、有情怀的价值伙伴

银行是服务业,客户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但扪心自问,我们真的把客户当成“上帝”了吗?还是在流程、指标、任务的驱动下,不自觉地把他们看作一个个需要完成的“KPI”?上半年,我行客户总量突破了*万,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比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是客户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下半年,全行要发起一场深刻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自我革命。

(一)从“满足需求”到“创造价值”。过去我们常说要满足客户需求,这没错,但还不够。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要更进一步,为客户创造价值。什么是创造价值?对于一家渴望上市的科创企业,我们不仅仅是提供一笔贷款,更是通过投贷联动、资源对接,帮助它跨越“死亡之谷”,这叫创造价值。对于一个面临出口订单下滑的外贸小微企业,我们不仅是提供融资,更是通过专业的汇率避险产品和服务,帮助它锁定利润、抵御风险,这叫创造价值。对于一位即将退休的职工,我们不仅是销售一份理财产品,更是通过专业的资产配置建议,帮助他规划一个安逸、体面的晚年,这叫创造价值。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的客户经理,必须走出办公室,走进客户的生产车间、研发实验室、经营场所,真正理解他们的痛点、难点和梦想,成为他们事业发展的“合伙人”、财富增长的“顾问团”、美好生活的“服务员”。

(二)从“产品供给”到“生态服务”。客户需要的从来不是孤立的金融产品,而是一套解决问题的综合方案。我们要彻底打破“部门银行”“产品银行”的思维定式,建立“生态银行”的服务模式。例如,围绕一个核心制造业企业,我们可以构建一个“1+N”的供应链金融生态,不仅服务核心企业,还服务它上下游成百上千家中小微企业。围绕一个高品质生活社区,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涵盖消费贷、财富管理、子女教育、养老规划、社区支付的“金融+生活”生态。这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内部的部门墙、数据墙、利益墙,建立前中后台高效协同、线上线下一体联动的敏捷反应机制。当客户有需求时,我们响应的应该是一个专业的服务团队,而不是互相推诿的几个部门。

(三)从“冰冷科技”到“温暖服务”。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但科技绝不能取代温情。我们要发展的,是有温度的数字金融。对于年轻人,可以通过智能APP提供便捷、高效、个性化的线上服务。但对于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我们更要保留和优化传统的人工服务渠道。我们的网点,不能仅仅是交易的场所,更应该成为社区的“金融客厅”、百姓的“财富驿站”。可以定期举办金融知识讲座,教老年人防范电信诈骗;可以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提供一个歇脚、喝水的地方。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点点滴滴汇聚起来,就是*银行最宝贵的品牌温度。科技的极致是人文关怀,我们要用科技提升效率,用真诚赢得人心。

二、把员工视为最宝贵财富,做有活力、有归属的奋斗平台

*银行所有成绩的取得,都源于全行数千名干部员工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大家是*银行最宝贵的财富,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关心关爱员工,赋能员工成长,让每一位奋斗者都有广阔的舞台和应得的回报,是总行党委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为成长赋能,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当前,新业务、新模式层出不穷,很多员工产生了“本领恐慌”。这很正常,说明大家有上进心。总行和各级机构要构建更加完善的培训和发展体系。要加大对“五篇大文章”、数字化转型、风险管理等重点领域知识的培训力度,不仅要“请进来”教,还要“送出去”学,鼓励员工考取专业资格证书。要打通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建立管理序列和专业序列“双通道”的晋升体系,让技术专家、营销能手同样能获得高级别的职级和待遇,实现人生价值。要鼓励“内部创业”,对那些有好的创新想法和项目,要给予资源支持,允许试错,让创新活力在基层竞相迸发。

(二)为担当撑腰,让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树立“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谁有能力、谁有业绩,就提拔谁、重用谁,绝不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要坚决对“躺平式”干部说不,让混日子的人没有市场。同时,要为敢于担当、锐意创新的干部员工撑腰鼓劲。改革创新必然会伴随风险,不能因为怕出事就不做事。我们要细化和落实尽职免责清单,只要是出于公心、程序合规,在服务实体、推动创新中出现的无意过失,就应该得到豁免和宽容。要营造一种开放、包容、鼓励探索的组织氛围,让大家敢想、敢试、敢闯。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