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2025年公司党委扩大会议暨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74

发布时间:2025-09-05

同志们:

今天,公司党委召开这次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传达学习*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与集团公司党委扩大会议的部署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动员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激发干劲,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开创新伟业。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也是在全省上下奋力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历史节点上,召开的一次至关重要的大会。全会精神,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我们擘画了宏伟蓝图,也吹响了攻坚克难的时代号角。集团党委扩大会议紧随其后,对全集团的学习贯彻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与系统部署。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这两次会议的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国资委和集团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确保步调一致、令行禁止。下面,我结合公司的发展实际,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学深悟透是贯彻落实的前提。省委全会精神与集团党委的部署要求,其核心要义在于紧密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立足本省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战略定位,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这要求我们必须跳出企业自身“一亩三分地”的局限,将公司的发展置于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大棋局中去审视、去谋划、去推进。

第一,必须深刻领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高质量发展,绝非简单的规模扩张与速度比拼,而是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的发展。对于我们金融服务类企业而言,就是要从过去单纯追求资产规模和利润增长,转向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风险防控的能力、科技创新的深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韧性。要深刻反思,我们的业务模式是否真正契合了产业链的深层次需求?我们的金融产品是否精准滴灌了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我们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否能够有效抵御内外部冲击?这些问题,是检验我们是否真正践行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

第二,必须精准把握“因地制宜”的战略要求。省委全会强调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我们指明了主攻方向。作为以供应链金融服务为核心的资本运营平台,我们的“地”就是集团内外庞大的产业链条,我们的“宜”就是利用金融科技手段,盘活链条上的存量资产、激发增量活力。要坚决摒弃“大水漫灌”的粗放模式,下足“精准滴灌”的绣花功夫。要深入研究不同产业链的业务逻辑、资金瓶颈与信用特征,开发出更具针对性、更富弹性的金融服务方案,真正做到“一链一策、一企一策”。

第三,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的全局观念。公司的发展离不开集团的整体战略布局,更离不开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时刻牢记,我们是集团金融服务板块的核心力量,是服务集团主业、拓展境外业务的重要平台。公司的每一项业务创新、每一次市场拓展,都应与集团的战略方向同频共振。要主动加强与集团内部各产业板块的沟通协作,从“被动响应需求”向“主动创造价值”转变,以前瞻性的金融服务方案,引领和助推产业板块的转型升级,形成“产业助金融拓展场景、金融为产业注入活水”的良性循环。

各级党组织要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地学习全会公报和集团部署文件。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深入基层一线、深入业务单元,开展广泛的宣传宣讲,把会议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确保精神传达到每一位职工,真正实现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二、聚焦主责主业,勇于实干担当,以卓越的经营业绩检验发展成效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关键在落实,落脚点在行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必须将全会精神与集团部署转化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务实举措和扎实成效。要紧紧围绕公司“三大核心功能”,即供应链金融服务功能、*平台功能、数据风控赋能功能,集中优势、聚合力量,奋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全力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生态能级,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彰显担当。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我们的根本使命,就是畅通金融血脉,服务实体经济。要继续以“*易融”平台为核心载体,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协同、智能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系统。一是要做强平台,聚合内力。要持续优化“*易融”平台的功能模块与用户体验,提升其作为核心企业的“链主”地位和对上下游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截至2025年7月,平台已累计为超过150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促成融资总额突破920亿元,同比增长25%。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下一步,要推动平台从单纯的“融资中介”向“综合服务商”升级,整合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为链上企业提供包括融资、结算、财务管理、风险预警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二是要做优牌照,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好公司持有的担保、租赁、保险经纪等关键牌照的协同效应。担保业务要敢于创新,探索基于大数据的线上化、批量化担保模式,截至目前,在保余额已历史性地突破1100亿元大关,风险代偿率始终控制在0.8%的行业优秀水平。融资租赁业务要深耕特定行业,聚焦集团主业相关的设备更新、绿色转型等领域,上半年新增投放额达到130亿元,资产规模稳步增长16%。保险经纪业务要从传统的保单销售,向提供全面的风险管理咨询和定制化保险方案转变,为集团重大项目和海外业务保驾护航。要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常态化的业务联动机制,为客户提供“担保+租赁+保险”的综合金融工具箱,实现价值倍增。三是要做大引力,拓展外延。在服务好集团内部产业链的同时,要有序、稳妥地将我们的成功模式复制推广到外部市场,特别是省内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专业镇。要主动对接,积极争取成为这些重点产业链的金融服务“链主”企业,吸引更多优质的外部资金、资产和合作伙伴加入我们的生态,不断做大“朋友圈”,提升公司的市场影响力和行业竞争力。

(二)全力构筑国际化战略桥头堡,在服务集团出海中展现作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集团实施国际化战略不可替代的支点。设在当地的公司平台,必须承担起“超级联系人”和“战略突击队”的双重角色。一是要充分发挥区位与资源优势。*汇聚了全球顶尖的金融机构、专业服务组织和高端人才。我们的*公司要主动出击,深度融入当地的金融生态圈,建立广泛而深入的合作网络。要利用其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独特地位,为集团的境外业务拓展提供最前沿的市场信息、最优质的合作伙伴和最便捷的金融支持。二是要在服务集团重大项目中扛起大梁。今年上半年,*公司成功牵头,联合多家国际知名银行,为集团在*地区的重大能源项目提供了总额高达8亿美元的跨境银团贷款,不仅解决了项目融资的燃眉之急,更以极具竞争力的融资成本,为集团节约了大量财务费用。这一成功案例,充分证明了我们*平台强大的资源整合与项目执行能力。未来,要继续聚焦“一带一路”沿线等重点区域,围绕集团的海外投资、工程承包、国际贸易等业务,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投融资、并购咨询、汇率风险管理等综合性金融服务,成为集团全球化布局的“资金泵”和“风险缓释器”。三是要在探索金融创新上先行先试。要密切跟踪*在绿色金融、金融科技、数字资产等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积极探索跨境人民币业务、离岸贸易金融、资产证券化等新型业务模式。力争在未来一到两年内,成功发行首单以集团境外优质资产为基础的公募REITs或绿色债券,为集团打通新的国际融资渠道,也为公司自身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