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78
发布时间:2025-09-0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我校党委深刻认识到,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至关重要。我们始终将警示教育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紧密结合农业院校特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治,着力筑牢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校深化警示教育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关情况作一汇报。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汇报我校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聚焦政治引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根基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重要论述精神,我校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和理想信念教育,确保警示教育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
(一)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一是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我们将《习近平著作选读》等经典著作以及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三会一课”的必学内容,每年组织专题学习不少于*次,参与党员干部超**人次,引导大家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夯实廉洁从政、廉洁从教的思想基础。通过持续深入的学习,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使广大干部师生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深入开展党纪法规教育。以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重点,将其纳入干部任职培训、教师岗前培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必修课,年度覆盖培训超**人次。我们编制《高校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等校本学习材料,明确纪律红线和法律底线,通过知识竞赛、案例解读等形式,增强学习效果,让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确保每一位教职工和关键岗位人员都熟知哪些行为不可为,以及违规违纪将面临的严重后果。三是筑牢意识形态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课堂教学、学术讲座、社团活动、网络平台等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定期开展风险排查,年均排查各类报告会、研讨会超**场,审查网络信息超**条,坚决防范各种错误思潮和腐败文化的侵蚀,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营造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校园文化氛围。确保校园意识形态安全,为警示教育创造清朗的环境。
(二)深化理想信念,传承廉洁基因。一是用好红色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省及周边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党员干部赴*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年均超*批次,参与人数超**人,聆听革命故事,感悟初心使命,引导大家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传承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良传统。让红色基因成为抵御腐败病毒的有效抗体,增强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廉洁教育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严格执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建立健全师德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开展“师德标兵”“最美教师”评选活动,表彰先进典型*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强调学术诚信,对科研经费使用、成果发表等环节进行严格规范和审计。三是注重廉洁文化熏陶。将廉洁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总体布局,通过举办廉洁主题书画展、征文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年均开展活动*场次,参与师生超**人次,在校园网、官微、宣传栏等平台开设廉洁教育专栏,传播廉洁理念,营造“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校园风尚,使廉洁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的教育和滋养。
(三)创新教育形式,提升警示实效。一是精准开展案例警示教育。深刻剖析教育系统特别是农林高校领域发生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编写《警示教育读本》*期,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等*部,覆盖全校所有党支部和关键岗位人员。用同类事教育同类人,增强代入感、震慑力,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针对不同岗位风险点,开展差异化、个性化警示教育。二是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严格落实党内谈话制度,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与关键岗位人员每年至少开展2次廉政谈话,提醒廉洁风险,压实责任。对新提任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全覆盖,今年以来已开展*人次,扣好廉洁履职“第一粒扣子”。谈话内容记录在案,作为考核依据之一。三是拓展线上教育平台。依托学校在线学习平台,开设“廉政教育”专题模块,上传学习资源**余部,年度总学习时长超**小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学习情况,对未完成学习任务或学习效果不佳的党员干部进行提醒督促,确保警示教育全覆盖、无死角。探索运用VR技术模拟廉政风险场景,增强教育的直观性和互动性。
二、健全制度机制,扎紧权力运行制度笼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我校注重从制度层面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完善内控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强化监督制约,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一)完善决策机制,规范权力行使。一是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细化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明确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的议事范围和权限清单。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并形成规范会议纪要,年均上会审议事项超**项,决策过程可追溯、可查询,防止个人专断和盲目决策。二是健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规范学术事务决策程序,保障教授治学。明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边界,防止行政权力过度干预学术活动,维护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纯洁性,本年度学术委员会独立审议事项*项。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防范廉政风险。三是推进信息公开强化社会监督。依法依规推进党务、校务、财务信息公开,通过校园网、公示栏等渠道,及时公开招生考试、人事招聘、职称评审、科研项目申报、经费使用、基建采购、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信息,本年度主动公开信息**余条,自觉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畅通监督渠道,认真处理师生信访举报。
(二)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堵塞管理漏洞。一是严格科研经费管理。修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制度,构建覆盖项目申请、预算编制、经费使用、结题验收全过程的监管体系。推广使用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线上审批和实时监控,对大额支出、横向经费等进行重点审计,年度完成科研项目审计*项,提出整改意见*条,确保科研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严厉打击虚报冒领、套取挪用等行为。二是规范招标采购管理。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完善学校采购管理制度。所有采购项目均通过省政府采购平台或学校招标采购平台进行操作,流程公开透明。健全校内采购需求制定、招标文件审核、评标专家抽取、合同签订履约验收等环节的内部控制,年度完成采购项目**项,金额约*亿元,未发生违规违纪情况。加大对后勤服务、基建工程等领域采购监管力度。三是加强资产与后勤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完善固定资产台账,定期开展资产清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规范校办企业管理和对外投资行为,加强风险管控。强化后勤服务领域的监管,对食堂承包、物业外包、商铺租赁等实行公开招标和规范管理,年度开展专项检查*次,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防范廉洁风险。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