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书文库,欢迎您!

在十四届县委第八轮巡察集中反馈会议上的讲话

浏览量:44

发布时间:2025-08-28

同志们: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十四届县委第八轮巡察工作已经顺利完成。本轮巡察是在*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各项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对部分县直单位党组织进行的一次全面“政治体检”。巡察期间,各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能够积极配合,保障了巡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此,我代表县委巡察组表示感谢。

巡察中,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政治巡察定位,紧扣被巡察单位的职能责任,通过个别谈话、查阅资料、下沉调研、受理信访等多种方式,对各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了深入的政治监督。总的来看,各单位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巡察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全县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目的就是开门见山、不遮不掩,把巡察发现的问题原原本本反馈给大家,并就下一步的整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和三点整改要求。

一、巡察发现的主要问题

本轮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交织,既有历史遗留的沉疴顽疾,也有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站位不高,服务新区发展大局的自觉性、主动性不足

部分单位党组织对标*新区“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改革意识强、能力水平高、敢闯敢干、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的要求,在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上还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有的单位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满足于读原文、念文件,但在如何将上级精神与本单位、本行业实际相结合上,思考不深、谋划不够、举措不实。对新区关于“数字城市”“未来之城”的战略构想,仅仅停留在口头传达,未能转化为推动本单位数字化转型、提升治理效能的具体行动方案。部分干部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理解片面,仍然延续过去的老思路、老办法,工作标准不高、创新意识不强,导致一些重点工作推进缓慢。二是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淡薄。少数单位存在“一亩三分地”思想,考虑本部门利益多,服务全县发展大局少。例如,在某项涉及跨部门协作的重点项目推进中,个别单位以“不属于本部门核心职责”“缺乏相应配套政策”为由,消极应对、推诿扯皮,导致项目错失最佳建设窗口期。这种本位主义思想,实质上是政治站位不高的体现,是阻碍全县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和“中梗阻”。

(二)履职担当精神欠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亟待提振

巡察发现,部分干部队伍中存在“慵、懒、散、拖”现象,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滑坡。一是工作作风漂浮。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调查研究不深入,满足于看“盆景”、听汇报,对基层实情和群众诉求掌握不准、了解不透。有的干部对分管领域的工作心中无数,汇报工作时讲成绩头头是道,谈问题却含糊其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不足。二是攻坚克难能力不强。面对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硬骨头,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畏难情绪,缺乏“敢闯敢干”的魄力。对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宁愿绕着走,也不愿迎难而上。有的单位在承接上级下放的审批权限后,业务不熟、流程不清,导致服务效率不升反降,企业和群众办事依然感到不便,未能有效发挥简政放权的改革效果。三是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在财务管理、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和预警机制不健全。巡察发现,个别单位的专项资金使用监管不严,存在资金拨付不及时、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甚至潜藏着廉政风险。对网络舆情、意识形态等领域的风险挑战,敏感性不强,应对处置能力不足。

(三)重点领域监管缺失,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时有发生

巡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关键少数”和重点领域,发现了一些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一是在医疗卫生领域,行业乱象亟待整治。根据巡察掌握的情况,县内三家医院在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工程项目建设、财务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廉政风险。有的医院采购流程不透明,存在与供应商利益捆绑的嫌疑;有的科室存在过度检查、过度用药等问题,加重了患者负担;部分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生硬,存在“冷硬横推”现象,医患关系紧张。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医疗行业的形象,侵蚀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在财政资金监管领域,存在明显漏洞。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钱袋子”,在部分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绩效评估环节,监管责任履行不到位。巡察发现,个别惠民补贴资金的发放存在审核不严、优亲厚友的情况;一些政府投资项目的预算评审和竣工决算环节,把关不严,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三是在行政执法领域,存在不规范、不文明现象。少数执法人员业务不精、程序意识淡薄,执法随意性大。有的存在选择性执法、人情执法问题,破坏了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这些“蝇贪蚁腐”式的行为,虽然个案金额不大,但直接侵害群众利益,败坏党和政府的声誉,必须严肃查处、坚决纠正。此外,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也发现了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比如,有的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严格,组织生活表面化、形式化;在选人用人上,存在论资排辈现象,未能真正把政治过硬、能力突出、敢于担当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上来。

以上这些问题,根源在于部分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问题表现在下面,根子在上面。各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必须深刻反思,主动认领,切勿讳疾忌医。

二、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的整改要求

发现问题是巡察工作的生命线,推动解决问题才是落脚点。做好巡察整改,不仅是政治责任,更是政治纪律。各单位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不折不扣地抓好整改落实。

(一)压实主体责任,做到真认账、真反思、真整改

巡察整改是检验“四个意识”的试金石。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要坚决扛起整改主体责任,不能把巡察反馈当成“闯关”,以为会议一开、报告一交就万事大吉。一要从思想深处“破冰”。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挂帅、靠前指挥,主持召开专题党组(党委)会、专题民主生活会,带领班子成员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对照巡察反馈的每一个问题,深刻剖析思想根源,坚决破除“与己无关”“新官不理旧账”等错误思想。二要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要逐条逐项研究反馈意见,制定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建立整改台账。整改方案要具体化、可操作,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时限、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确保每一个问题都有人管、有人抓,防止整改“空转”。三要坚持以上率下。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整改,从自身做起,从分管领域抓起,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整改格局。整改情况要在党内一定范围通报,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

(二)强化监督协同,形成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的监督闭环

巡察整改不能单靠被巡察单位自觉,必须发挥监督合力,拧紧责任链条。一是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履行好整改监督责任。要把督促巡察整改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加强对整改方案审核、整改过程跟踪、整改成效评估的全过程监督。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拒不整改的,要严肃追责问责。特别是对此次巡察指出的三家医院的问题,要重点跟进、一督到底,通过整改推动医疗卫生领域系统性治理,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二是财政、卫健等行业主管部门要落实好监管职责。要针对巡察发现的行业性、领域性突出问题,主动作为,开展专项整治。比如,卫健局要牵头对全县医疗机构的采购、收费、服务等环节进行全面排查,财政局要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举一反三,堵塞制度漏洞。三是县委巡察办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要加强与纪检、组织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传递整改要求,跟踪整改进度,汇总整改情况,推动整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巡察整改成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 点赞 0

  •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