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62
发布时间:2025-08-14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换届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听取前一阶段工作的进展情况,分析研判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各乡镇(街道)的负责同志逐一作了汇报,区委社工部、区民政局的同志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大家讲得都很好,准备充分,分析到位。总的来看,前一阶段我区换届准备工作启动迅速、推进有序、开局良好,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村(社区)“两委”换届,是全区基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巩固党在基层执政根基的固本之举,更是事关未来五年我们基层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的源头工程。省委、市委和区委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部署,提出了明确而严格的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此次换届工作正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处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起步期,其意义之重大、任务之艰巨、影响之深远,前所未有。做好这项工作,是对我们各级党组织领导能力、驾驭能力和执行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验。下面,结合大家的汇报和当前形势,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以高度的政治清醒把握换届工作总体态势
自换届准备工作启动以来,全区上下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底数摸排“全”。我们坚持把调查研究贯穿始终,对全区115个村(社区)进行了全覆盖、无死角的分析研判,逐一建立了详尽的《村(社区)换届情况分析研判一览表》。通过深入一线,我们不仅摸清了班子运行、干部表现、群众意愿等基本情况,更重要的是精准掌握了可能影响换届的各类风险隐患,做到了心中有数、手中有策。二是人选储备“优”。选优配强“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是换届工作的核心。我们坚持拓宽视野、广开渠道,综合运用“推”“选”“派”等多种方式,大力挖掘优秀人才。目前,全区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包含797名候选人的储备库,其中既有从现任干部和后备力量中推荐的435名骨干,也有从各类优秀人才中选拔的256名新生力量,还包括从机关事业单位下派的6名精兵强将。这个储备库不仅数量充足,更在结构和质量上为选出好班子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难题破解“早”。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秉持“先整顿、后换届”的原则。针对前期排查出的信访矛盾突出、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班子软弱涣散等10个重难点村(社区),我们没有等、没有靠,而是采取领导挂点联系、干部驻村指导等超常规措施,进行集中“会诊”和靶向整顿,提前拆弹、化解矛盾,有效净化了换届环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换届工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可能会逐渐显现,未来的挑战依然严峻。有的地方宗族、派系势力干扰风险不容忽视;有的地方人选竞争激烈,可能出现拉票贿选等违纪违法行为的苗头;有的地方历史遗留问题与换届选举交织,处置难度大;还有个别干部存在麻痹思想、厌战情绪,对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对于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绝不能有丝毫松懈和掉以轻心。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以过硬的举措标准提升换届工作整体质量
高质量完成换届任务,必须牢牢抓住关键环节,下足“绣花”功夫,确保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第一,必须严把“入口关”,在选优配强上实现新突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换届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选出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群众信服的“两委”班子。一要树立更鲜明的用人导向。要旗帜鲜明地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大力选拔那些“双好四强”型优秀人才,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治理能力强、服务能力强的干部。要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把眼光更多地投向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有成人士等群体,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选出来、用起来。同时,要持续优化班子结构,力争在实现“一肩挑”的基础上,推动班子成员年龄、学历实现“一降一升”,为基层组织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二要执行最严格的资格联审。资格联审是防止“带病提名”“带病参选”的关键防线,必须做到“凡进必审”、不留死角。我们要严格落实“村级初审、乡镇复审、区级联审”三级审查机制。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要牵头,联合纪委监委、政法、公安、法院、信访等十余个部门,形成审查合力。审查内容不仅要对照“十不选”等负面清单,还要对候选人的政治表现、廉洁自律、群众口碑、履职能力进行全方位“政治体检”。全省上一届换届中,曾有3180人因联审不合格被挡在门外,这充分说明了联审机制的威慑力和重要性。我们必须用好这个“筛子”和“滤网”,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人挡在门外。此外,要严格执行近亲属回避制度,决不允许出现“家族式”班子。
第二,必须守住“稳定盘”,在风险防控上展现新作为。稳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换届期间,各种利益诉求交织,矛盾易发多发,必须把风险防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要深化隐患排查整治。要坚持“早摸排、早研判、早整顿”的原则,持续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要用好全区建立的由1120名民情直报员组成的监测网络,坚持每日报告制度,动态掌握选情、民情、舆情。要建立详实的《换届风险台账》,对排查出的每一个风险点,都要明确责任人、拿出解决方案、限定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对于已经确定的重难点村,要继续深化“一村一策、一社一策”的攻坚模式,由县级领导督导、乡镇领导包保、工作专班进驻,确保问题不解决不脱钩、风险不化解不换届。二要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各乡镇(街道)必须针对换届选举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比如群体性上访、宗族势力干扰、破坏选举秩序、候选人资格争议等,制定周密详尽、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预案要明确信息报告、指挥体系、力量调配、现场处置、舆论引导等各个环节的流程和责任。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响应、果断处置,将事态控制在萌芽状态,把影响降到最低。三要畅通民意疏导渠道。要坚持换届相关的信访问题优先接待、优先答复、优先处理。对于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要及时解决;对于不合理的,要耐心细致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对于恶意中伤、造谣诬告的,要会同纪检、公安等部门严肃查处,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前一阶段,我们接到的8件相关来电都得到了100%的及时办理和答复,这个好的做法要继续坚持。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