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03
发布时间:2025-08-13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共同见证系统新生力量的加入。看到大家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我深刻感受到事业薪火相传的蓬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在大家开启职业生涯的重要时刻,我们开展集体廉政谈话,就是要帮助大家系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这份嘱托既是组织的殷切期望,更是护航成长的制度关怀。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向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对年轻干部的纪律教育仍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公务员身份既是崇高荣誉,更是千钧重担,唯有筑牢思想根基、严守纪律底线,方能不负时代使命。
一、淬炼忠诚之心,筑牢政治灵魂之基
从校园学子到人民公仆的身份转变,本质是政治属性的根本重塑。作为行使公权力的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将政治建设贯穿履职全过程。
(一)深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年轻干部要持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体系的学习领悟,重点把握其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要把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作为基本功,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理论学习的深度决定政治敏感的高度。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严峻,年轻干部更需练就“草摇叶响知鹿过”的政治判断力,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要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破解难题的方法、服务群众的实效,坚决杜绝学用脱节的形式主义倾向。
(二)锻造政治能力,把准行动方向。政治能力是公务员的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年轻干部要着力提升“从政治上看问题”的素养,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从倾向性苗头中发现政治端倪,从错综复杂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反对“七个有之”,自觉做到“五个必须”。在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时,必须不折不扣、令行禁止,决不允许搞选择性执行、象征性落实。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制定政策、推进改革、处置突发事件中,始终站在政治高度研判风险、评估影响,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三)践行使命担当,恪守为民初心。公务员的价值坐标必须锚定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上。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深刻认识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于人民的本质属性,始终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坚决纠治“新官不理旧账”的消极思想,对职责范围内的历史遗留问题要主动担当、积极化解。要弘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前沿阵地主动作为。面对重大矛盾风险要发扬斗争精神,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政治本色。
二、擦亮规矩之镜,绷紧纪律敬畏之弦
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公职人员履职划定了清晰边界。
(一)严明责任担当纪律红线。新《条例》第一百三十条确立的“新官理旧账”原则,是检验干部担当精神的试金石。年轻干部要牢固树立“责任无新旧”的履职理念,对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历史问题主动认领、限期解决。要破除“避责思维”,对职责交叉领域主动向前一步,形成协同攻坚合力。针对“躺平”“佛系”等错误思潮,必须旗帜鲜明落实《条例》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对不敢斗争、不愿担当的行为“零容忍”。要健全责任传导机制,通过建立任务清单、责任台账、时限要求,实现工作部署、过程管控、效果评估的全链条责任闭环。重点强化对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责任落实的监督,严防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变形走样。
(二)筑牢作风务实纪律防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的事业大敌。年轻干部要弘扬“深实细准效”工作作风,坚持调查研究在一线、问题解决在基层。严格执行《条例》第一百三十九条,对统计造假、数据注水等行为坚决查处,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历史检验。要建立数据质量终身负责制,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着力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规范政务APP使用管理,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健全“四不两直”督查机制,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行为露头就打,营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