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7
发布时间:2025-08-1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2025年二季度工作交流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奋力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刚才,相关市领导通报了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几家单位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听了很受启发。会议还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总投资达*亿元的15个项目成功落地,涵盖了新能源新材料、食品科技、现代农业、智能装备、商贸物流等多个关键领域,为我市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向辛勤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各项要求,同心同德、攻坚克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质效齐升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提升,经济基本盘更加稳固,发展活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十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不少短板和压力。从外部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市场需求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从内部看,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一些长期依赖的传统产业稳定性不足,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部分经济指标尚未达到预期,民生保障、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领域仍有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和挑战,是我们前进道路上必须跨越的关口。我们必须保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清醒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采取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作风,全力补短强弱、夯实基础,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坚持“项目为王”,以更大力度积蓄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后劲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抓经济必须抓项目,抓发展必须抓投资。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持之以恒谋项目、盯项目、争项目,以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和“高质量”构筑起全市发展的“硬支撑”。
一要聚焦精准谋划,提升项目“含金量”。项目谋划的深度和精度,决定了未来发展的速度和高度。要杜绝“捡到篮子都是菜”的粗放式思维,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和我市“十四五”规划,提高项目谋划的前瞻性和靶向性。要紧盯产业链关键环节,聚焦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增资增项,精心策划一批能够强链、补链、延链的产业升级项目。要紧盯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机遇,谋划一批技术改造和绿色转型项目。要紧盯招商引资主战场,围绕我市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优势产业集群,瞄准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谋划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充分发挥国企在投资中的“压舱石”作用,围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新兴产业等领域,谋划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国企投资项目,确保项目储备库始终充实、结构优化、质量过硬。
二要强化调度服务,跑出项目“加速度”。项目签约落地只是起点,早开工、早建成、早达效才是关键。要持续完善“周梳理、月调度、季通报”的常态化项目调度机制,由市级领导牵头,对重大项目进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各责任单位要主动靠前服务,把办公室搬到项目现场,把问题解决在一线。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高水平建好用好我市重大项目智慧管理平台。这个平台不仅是信息库、监控台,更应该是协同作战的指挥中心。要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按照“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的要求,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共享和调用标准,实现项目审批、要素保障、建设进度等信息“一次录入、全网共享”。要通过平台实现审批流程的线上流转和时限的刚性约束,力争做到无条件共享事项1个工作日内响应,有条件共享审批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真正以“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最优质、最高效的服务保障,全力破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规划、用地、环评、融资等堵点、难点问题。
三要狠抓要素保障,优化项目“生态圈”。营商环境是项目生根发芽的土壤。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项目建设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要素保障。土地保障要更集约,大力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用地需求。资金保障要更多元,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政府债券,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同时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人才保障要更精准,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完善“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政策体系,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我们要用最大的诚意、最好的资源、最优的服务,让每一位投资者在*都能安心投资、舒心创业、顺心发展。
二、坚持固本培元,以更精准措施推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稳增长是硬任务,也是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必须拿出非常之举、下足非常之功,深挖潜力、夯实基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要稳住工业“基本盘”。工业是我市经济的压舱石,工业稳则经济稳。要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推动工业经济稳步回升。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测和帮扶,一企一策解决企业订单、用工、物流等实际困难,支持企业开足马力生产。要大力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建立“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加强对临规企业的精准辅导和政策扶持,力争年内新增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断壮大工业主体力量。同时,要未雨绸缪,认真研究和防范化解不稳定产业的潜在风险。对于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传统产业,不能简单“一刀切”,而是要通过技术改造、模式创新、兼并重组等方式,引导其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转型升级,在阵痛中实现新生。
二要激活服务业“新动能”。现代服务业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要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等业态。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促进文旅、康养、体育、家政等深度融合,打造更多消费新场景、新热点,持续激发消费潜力。要加强对建筑业、金融业等重点服务业的扶持,推动其平稳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增长贡献更大力量。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