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59
发布时间:2025-08-07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集团“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交通产业集团的总体部署,全面启动我们*公交集团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擘画工作。这既是一次思想统一会、目标明确会,更是一次责任落实会、行动动员会。编制好“十五五”规划,事关集团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和发展质量,是我们应对行业深刻变革、实现自身转型突破、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发展大局和市民美好出行需求的战略性、全局性工作。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质量完成这项任务。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回顾“十四五”,在克难求进中夯实发展根基
“十四五”时期,是*公交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五年。我们共同面对了世纪疫情的持续冲击、居民出行方式的结构性改变、公共交通行业普遍性的经营困境等多重严峻考验。在市委市政府和*交通产业集团的坚强领导下,集团全体干部职工迎难而上、承压奋进,围绕“人民满意”这一核心目标,在攻坚克难中稳住了基本盘,在主动求变中积蓄了新动能,为“十五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服务能级在逆势中稳步提升。我们始终坚守主责主业,全力保障城市交通血脉畅通。面对客流波动,我们没有简单地收缩战线,而是以变应变,持续优化线网布局。五年来,我们坚持“加密度、提速度、拓广度”的原则,累计新辟、优化调整线路超过百条。到2024年末,集团营运公交线路总数达到343条,线路总长度超过6236公里,形成了一张覆盖城乡、层次分明、衔接顺畅的公交服务网络。客运量是衡量我们服务成效的直观标尺,在经历了前几年的低谷后,我们欣喜地看到,客运量呈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2024年全年运送乘客达到1.83亿人次,这不仅是一个数字的回归,更是市民对我们信任的回归。
二是绿色转型在创新中走在前列。我们坚定不移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双碳”目标融入企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在“十四五”期间,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车辆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公交车成为我们城市流动的绿色风景线。截至2024年底,集团新能源公交车占比已高达93.3%,这一数据在全国同行业中也处于领先水平。我们不仅实现了车辆的“绿色化”,更通过技术升级推动了运营的“智能化”,建成了智慧公交运营指挥中心,对所有营运车辆实现了“数智行车”系统的全覆盖,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车辆调度,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降低了单车能耗。
三是多元化发展在探索中破冰开局。面对传统公交票款收入难以覆盖运营成本的行业性难题,我们深刻认识到,单一依赖财政补贴的模式难以为继,必须开辟新的发展赛道。我们以“公交+”的理念为引领,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特别是定制公交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精准对接市民个性化出行需求。我们推出的校园定制公交,服务全市数十所学校,年服务学生超60万人次,有效解决了学生上下学的“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开通的通勤专线、就医专线、社区微巴、动态公交等,有效填补了常规公交的服务盲区。同时,我们依托场站资源,尝试布局“巴士电站”、“巴士邻居”社区服务站等新业态,为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最突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集团长期面临的收支失衡压力。2023年,我们获得的财政补贴高达9.33亿元。这充分说明,我们传统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其内生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对外部输血的依赖程度过高。这种模式不仅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更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如果这个问题在“十五五”期间得不到根本性的破解,我们的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如何实现自我造血、收支平衡,是我们编制“十五五”规划必须回答的核心命题,也是我们未来五年必须攻克的最大堡垒。
二、研判“十五五”,在时代变局中明确航向坐标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公交集团实现从“生存”到“发展”,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决定性五年。谋划好这一时期的发展,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所盼”,准确把握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
从外部环境看,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变局”。一方面,挑战前所未有。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城市空间格局持续演变,对公交线网的动态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私家车、网约车、共享单车以及日益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持续分流传统公交客源,我们的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市民的出行需求也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走得舒适、走得个性”转变,对我们服务品质的提升提出了迫切要求。另一方面,机遇也蕴含其中。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地位不会动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加速与交通行业融合,为我们提升效率、创新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武器。以公共服务导向的市场化改革,也为我们盘活存量资产、拓展增值服务创造了政策空间。
从内部发展看,我们必须遵循集团公司确立的“新航标”。上级*交通产业集团已经对“十五五”规划工作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这是我们编制规划的根本遵循。同时,我们自身在“十四五”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13345”发展战略,是我们应对挑战、抢抓机遇的行动纲领。这一战略的核心,就是要围绕“建设高质量人民满意城市交通综合服务商”这一定位,坚持“固本、提质、多元”的发展导向。我们编制“十五五”规划,绝不能偏离这个总航标,必须将“13345”战略的精髓要义,深度解码、全面融入到未来五年的具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中去。
基于以上研判,我在这里正式提出集团“十五五”规划的总目标,那就是: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到2030年末,集团实现年度经营性收支基本平衡。
这个目标,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指标,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目标。它意味着我们的主业必须更有效率,成本管控必须更加精细;它意味着我们的多元化业务必须取得实质性突破,成为强有力的利润增长点;它意味着我们的管理体制必须更具活力,能够适应市场化的竞争;它意味着我们的发展模式必须彻底摆脱对财政补贴的过度依赖,真正走上一条内涵式、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为实现这一总目标,我们的规划编制工作必须贯穿“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总基调。科学,就是要以数据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深入分析内外部环境,精准预测发展趋势,不能拍脑袋决策。合理,就是设定的目标要符合发展规律,既要积极进取、跳起摸高,又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能好高骛远。可操作,就是规划的每一项任务都要有明确的实现路径、具体的项目支撑、清晰的责任分工和可行的保障措施,最终要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三、擘画“十五五”,在转型发展中构筑核心优势
蓝图绘就之后,关键在于行动。编制“十五五”规划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对未来五年工作的系统思考和超前谋划。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收支平衡”这一总目标,聚焦关键领域,实施重点突破。在此,我重点强调三个方面的工作,这也是我们规划编制需要深度研究和具体设计的核心内容。
点赞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