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65
发布时间:2025-08-07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经济工作的最新决策部署,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全力冲刺“下半场”,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迎难而上、砥砺奋进,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根据市统计局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5%,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2%,主要经济指标稳在合理区间,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阶段性目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企业家和所有关心支持XX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风险挑战和短板弱项依然不容忽视。从外部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我们这样一个外向型经济占有一定比重的城市来说,冲击和影响是直接的。从内部看,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部分行业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8.5%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犹存,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成本、订单、融资等方面压力较大;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周期性矛盾相互交织,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加固。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常常半夜惊醒”的危机感,正视问题、直面挑战,采取更加精准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辩证看待当前形势,在把握大势中坚定发展信心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首先要认清形势、把准方向。当前,我们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既要看到风高浪急的挑战,更要看到风光无限的前景。
第一,要从“形”与“势”的统一中把握发展大局。从“形”上看,困难确实不少,但从“势”上看,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中央宏观政策工具箱依然充足,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防风险的政策措施正持续发力显效。全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0%,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我们XX市作为重要的经济大市,产业基础扎实,市场空间广阔,科教人才资源富集,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扛起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XX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国家好,XX才会好;XX好,也是为国家大局作贡献。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中央的政策红利、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干部群众的创造活力紧密结合起来,将宏观政策的“势能”转化为我们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第二,要从“危”与“机”的转换中抢抓发展先机。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方兴未艾,为我们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面对挑战,一些企业可能感到“寒意”,但也有许多企业在逆境中实现了“蝶变”。我们看到,上半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产品产量实现高速增长,这充分说明,只要我们主动识变、科学应变、积极求变,就一定能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在激烈竞争中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第三,要从“稳”与“进”的互动中保持发展定力。稳是主基调,是大局;进是方向,是目标。没有“稳”的坚实基础,“进”就无从谈起;没有“进”的积极态势,“稳”也难以持久。上半年,我们经济运行的“稳”,为下半年的“进”创造了有利条件。下半年,我们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既要巩固好来之不易的向好势头,也要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奋力求“进”。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导向和均衡发展的思路,不为一时的数据波动所扰,不为眼前的困难所惧,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的不确定性,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二、聚焦聚力关键环节,在攻坚克难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下半年时间紧、任务重,全市上下必须紧盯全年目标不动摇,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全力打好经济工作的主动仗。
第一,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必须协同发力、双轮驱动。一要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我们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力促重点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要强化要素保障,对已经签约的XX未来科技城、XX新能源电池基地等百亿级项目,要组建工作专班,“一对一”靠前服务,确保土地、资金、能耗等要素供给,推动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要加快建设进度,实行“红黄绿”灯管理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XX轨道交通三期、XX国际机场改扩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按期竣工。要狠抓招商引资,围绕我市“三主两特”优势产业,瞄准国内外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全力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大项目、好项目,为未来发展积蓄强劲动能。二要多措并举促消费激活力。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要着力提振消费信心,全面落实国家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精心组织“金秋消费节”“迎春欢乐购”等系列活动,形成波浪式消费热潮。要丰富消费业态,办好XX国际马拉松赛、XX音乐节等品牌赛事活动,加强与XX城市群、XX经济圈的区域协作,推动文旅消费、体育消费持续升温。要优化消费环境,支持传统商圈、特色街区进行智慧化升级,大力发展夜间经济、首店经济,让市民和游客愿消费、敢消费、乐消费。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实现了10.5%的增长,下半年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消费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第二,全力推进降本增效,打造产业发展的“成本洼地、效率高地”。降本增效事关企业兴衰成败,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上下务必统一思想、下定决心,把企业降本增效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打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
首先,要转变观念、把准方向。降本增效绝不是简单的“节衣缩食”,而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单点突破,而要系统优化,必须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全流程审视成本构成。不能各自为战,而要产业链协同发力,推动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合作共赢。不能单纯做减法,而要用心做加法,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全要素生产率。不能千企一策,而要精准滴灌,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实际困难,量身定制解决方案。不能政府包办,而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其次,要扭住关键、聚力攻坚。我们要重点抓好“六降六增”,助力企业全要素、全流程、全周期降本增效。
一是降资源要素成本,增企业运营效力。引导企业加强精益管理,通过技术改造和工艺优化,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集采集购平台,通过集中采购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推广先进库存管理方法,减少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
二是降税费成本,增政策落实效果。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要持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严厉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三是降制度性交易成本,增简政放权效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要打造一流营收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四是降生产性服务成本,增整体生产效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我们要加快内河码头和铁路专用线建设,拓展海、河、公、铁联运新通道,推动大宗商品运输成本有效降低。
五是降上下游配套成本,增产业集群效应。这是降本增效的核心所在。要大力推动产业链协同。以我们的XX石化产业园区为例,要积极搭建供需对接“链洽会”平台,促进园区内企业间物料互供、资源共享、能量梯级利用。要学习借鉴镇海炼化等先进园区的经验,通过厂际热联合和能量集成,使热利用率达到90%以上,仅此一项就能为下游企业节省近千万元的能耗费用。我们要推动园区内龙头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和技术需求,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形成“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涨”的生动局面。据有关研究,炼化一体化项目相比同等规模的炼厂,产品附加值可提高25%,能耗降低15%左右。这就是产业协同的巨大威力。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努力,让园区内企业原材料本地配套率提高10个百分点,综合物流成本下降15%。
六是降市场开拓成本,增持续发展效益。政府要积极“搭台”,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利用跨境电商等新模式,帮助企业“走出去”拿订单、拓市场。
点赞 0
收藏 0